得益于古人的那股聪明勤劳劲儿,发酵技术很早就被应用于制酒中,酒从历史中来,也形成了中国一种特有的酒文化。
两三人饮酒谈情,千百人饮酒奔赴沙场;有一人月下饮酒表才情,也有人江头送客饮酒邀“丝竹管弦”作陪。这一壶酒,或醇香或苦涩,都是一段故事,一种经历。
高考结束前,自己一直都是滴酒不沾的,总是怕喝酒会影响智商进而影响高考。后来,慢慢有了喝酒的借口及环境,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喝酒,酒精刺激感官的那种感觉,让我有点害怕也有点期待。
这种对待酒的不太纯粹的情感,大概也是自己性格的一种体现吧!
最有趣的一次喝酒经历是和楚楚,两人心血来潮去超市带走一提啤酒和一大堆零食就往操场跑,坐在足球场的中心,四五月份蚌埠的傍晚的妖风混杂着小雨,我躲在伞下仍被妖风吹的哆哆嗦嗦。
天公不作美,人也不落闲。
对面的人一直在唠唠叨叨,无非是嫌弃我矫情、啰嗦、酒量差、胸小,从上到下,被她嫌弃一遍,我躺在草地上,感觉没有比此刻更清醒了。
不久,操场上又来了一个男生坐在离我们不远处的地方,一人饮酒醉,恰逢伤心事啊!
我盯着他看了好久,对楚楚说,我看那位帅哥的酒好像不太够啊!要不咱们送两瓶啤酒给他吧!
我又看到了那万年不变的嫌弃表情,“想勾搭人家就直说,你去送,我负责给你录下来,说不定你们有故事呢!”
打打闹闹中,我还是鼓起勇气走向那个未曾相识的男生,送了他两瓶啤酒,天已经昏暗了,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还是能感受到他的诧异,我笑了笑就离开了。我想,我送的何止是啤酒,分明还有一句“兄弟,珍重!”
后来,我们和这个男生没有故事,也没有事故。大概就是这种“人生若只如初见”,才会让人觉得无比美好吧!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会有无数的人来来往往,或亲密,或疏离,这源源不断的复杂的情感啊,无论带来的是欢喜还是悲恸,都希望一直有这样一壶酒一直陪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