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演义(49):智擒鳌拜

(49)智擒鳌拜

满洲崛起,八旗南指,在消灭大顺势力和南明残余之后,统一华夏,建立大清。大清朝自努尔哈赤奠基,皇太极肇造,再经顺治拓展,已初具规模。康熙少年奋发,励精图治,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治黄河,征新疆,战沙俄,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誉为“千古一帝”。

康熙帝便装写字像

天命所归

清圣祖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幼年时患上天花病,此症乃满洲人克星,就连顺治皇帝、和硕豫亲王多铎等亦是死于天花。玄烨命硬,竟熬过了此绝症,活了下来。

顺治与孝庄皇太后认为玄烨既天资聪敏,又能战胜恶疾,从鬼门关返回人间,必定有天予大任。后来,顺治病逝,玄烨继承大统,八岁登上皇位,是为康熙。

顺治像

四大辅臣

顺治临终前为玄烨从上三旗中选出四位辅政大臣,依次序为索尼(正黄)、苏克萨哈(正白)、遏必隆(镶黄)、鳌拜(镶黄)。四人均为天聪、祟德年间一起与皇太极打江山的大将,军功累累。

当康熙年幼之时,四大辅臣共理政事,从表面上看来,四人像是一条心,无分你我地为朝廷办事。但当康熙渐渐成长,便开始察觉四人原有间隙,实各怀鬼胎,勾心斗角,而且愈演愈烈。

鳌拜跋扈

首先是鳌拜与苏克萨哈因圈地一事而翻脸。当年摄政王多尔衮偏袒自己掌管的正白旗,将最肥沃之土地都圈给正白旗的将领。如今,鳌拜决意要翻旧案,来一个镶黄、正白大换地,夺回“应有利益”。

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等上疏反对,但大部分均遭鳌拜打击而被罢官,而苏纳海、朱昌祚更被绞死。后来,苏克萨哈自知斗不过鳌拜,为了保持实力和避开鳌拜,他向康熙请辞道:“愿往守陵,从而得生。”康熙年纪还小,不解地问苏克萨哈:“在此何以不得生,守陵何以得生?”

鳌拜誓要趁此机会除去苏克萨哈,私订其“不欲归政”大罪二十四款,杀他子孙十一人。就这样,四大辅臣只剩三人,再没正白旗代表。

不久,首席辅臣大臣索尼逝世,鳌拜愈加骄横跋扈,旗下大学士班布尔善竟敢公然抗旨妄行,实为大逆不道。鳌拜势力庞大,更有不臣之心,这使康熙意识到鳌拜集团实在是非除不可,否则政权快将不稳。

智擒鳌拜

铲除鳌拜

索尼之子索额图被康熙召入宫中,以下棋为名,商讨铲除鳌拜大计。此外,康熙又训练了一批年轻的摔跤好手,用以对付鳌拜。与此同时,康熙在鳌拜面前仍是不动声色,还刻意粉饰一番,好让他减轻防范。

鳌拜以为康熙年少好玩,以摔跤解闷,因而不以为然。讵料,一次康熙召鳌拜进宫,鳌拜仍旧像以往一般大摇大摆地走入。鳌拜一踏入宫内,康熙突如其来地命侍卫们一拥而上,擒住鳌拜。

康熙胆识过人,年仅十六即制服鳌拜。经众臣合议,鳌拜犯有三十条大罪,理当处斩,但康熙念他为三朝元老,又立过无数战功,免其一死,予以终生禁锢。不久,鳌拜便死于禁室之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少年康熙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满清王朝定鼎燕京,统治中国已经有17年的历史了。随着满洲贵族封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满汉...
    豫视西影阅读 5,278评论 0 3
  • 作者 银灯鸳帏 在我们所认识的婚姻中,多是两情相悦或门当户对的,要么就是美人配才子,或是佳人配财主,可是在中国历...
    银灯鸳帏阅读 5,279评论 2 6
  • 第五章 康熙帝亲政无权 废辅臣制掌朝纲 (15) 康熙皇帝大婚,是内务府重建以来,主持的最重大的事情了,大婚举办得...
    d3d4b6747545阅读 3,607评论 0 2
  • “向康熙学战略”第二篇 “君臣之道” ——万里之始,智擒鳌拜 转眼间,康熙已经十六岁了,自登基之后,到此期间,三藩...
    远方青木阅读 4,464评论 2 2
  • 有钱才有命。想要活命就要努力积累财富。 你没有足够的财富,遇到危险你就没有什么抵抗能力了。 所以一定要不断地积蓄自...
    道在有无中阅读 9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