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2006年年底我的团队成员的离开。我们当初12个人的团队,说好一起互相帮助,一年以后竟然只剩下了3个人,我特别地难受,而且气愤。这些人进入的时候,都是信誓旦旦要把事情做起来,而且也说过一定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为什么一遇到困难,全都跑了呢?这样的人,以后不管去哪里都一定会失败,这是人品的问题!而且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教育也有问题,所以导致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没有责任感,他们觉得自己讲话就可以像放屁一样,说了就说了!这个社会太浮躁,你根本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有人说他:“不对啊,那我看其他部门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就你们部门是这样?是不是你也有点问题?”
“其他部门是没问题,但是其他部门和我们不一样啊,我们这个部门是新业务,所以钱不多,又没有固定的计划,压力特别大。公司的这群高层领导啊,自己不懂战略,就拿我们当枪使。”
别人继续挑战他:“是不是你自己没有做好领导的工作啊。我听说你的很多手下是看不到希望才走的。你得给你的员工一个清晰的计划,这样大家就知道在干什么,钱少不要紧,关键是人心别散了。”
“唉,你不知道,我哪里有时间去做领导工作啊,我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我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你知道吗?我哪里有时间务虚?他们(离开的人)看到我这样还要走,我也是心寒了。”
“你也真是不容易。”别人终于说。
————
“是的,不过。。。”“你不知道,其实。。。”这样的对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突然想到了一个场景:大家可能不知道啊,今天能够站上这个舞台是XX从小到大的梦想,XX这一路走来都非常的不容易!我们的XX曾经遇到过xxxxxxx,当时xxxxxxx,但最后xxxxxx————每到一些关键时刻,主持人或者其他人就会开始讲述这些“背后的故事” #跑题了#)我们在看完上面的对话后,可以试着推断一下经理此时心里所想,也许是埋怨领导不懂战略规划失误?也许是哀叹自己有眼无珠,气愤遇到的人怎么都这么不靠谱?也许是感动于自己工作的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可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没有人愿意体谅?或者,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
一切要么都是别人的过错,要么就是不可控的外界因素,这类人作者统一称他们为:受害者。如何能识别出他们呢?作者给出了几个受害者常用句式:(1)就是因为他,如果不是。。。我早就。。。(2)那个时候我还太小了,所以。。。(3)他怎么可以这样?!(4)他都这样做了,我只好。。。
受害者习惯把痛苦和快乐归结于他人的“功劳”,或者是以前的自己,而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
作者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让大家自己验证,请遵循下列步骤:
1.先想想你遇到的难以释怀的故事是什么?
2.你认为这是谁的错?(请注意,你现在是作为受害者参与游戏,所以,不管是谁的错……反正不是你的错)
3.当你认为这是别人的错时,别人会怎么挑战你的说法?
4.你又会如何反驳他们,证明这真的不是你的错?
请确保完成之后再往下看。
Now,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1. 体验受害者的时候,你有什么比较舒服的情绪?比如说觉得自己很可怜or 。。?
2. 你有什么比较不好的情绪?比如说觉得很绝望或者又让你揭到痛处?
做完这个小游戏之后,你可能就会感觉到,作为受害者,在遇到问题时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被同情,情绪发泄后的快感,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绝望失落无助,局面失控的无力感,这可能会令你更加心力交瘁。受害者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自怜状态,却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任由事态自由演变,任由命运的缰绳牵来扯去,被海浪推着摇摇晃晃前行,自己的命运却半点也主宰不得。(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悲惨,所以,这样当然是不行的!)
作者并不打算直接告诉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路,即作为受害者的反面:掌控者,站在掌控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作为掌控者,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可以应付的。这样的思考方式,使自己在遭遇难题时占据了大部分的主动权,并且促使自己主动的反省以及积极的尝试应对方案,从而逐渐掌控自己的生活。
所以,作为受害者的朋友们,不妨利用这种思维来改变一下自己的处境,另外,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陷入了受害者的泥沼中去。
(OK,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