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日记一百四十八【746】2024-3-22
第八编 梦境
睡觉中做梦,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今人一般不会太在意梦境,也不会把梦中的情景郑重其事地写在日记里。但古人受时代的限制,对人为什么做梦弄不明白,故而把梦看得很重,曾氏应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会把一些他认为重要的梦记下来。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可以通过梦境能更多地了解曾氏。这里所选的曾氏关于梦境记载的十篇日记,分别为:梦得利、梦江忠源,三次梦到祖父、父亲、叔父,梦孙铭恩,梦乘舟登山,梦父柩发遇阻,三次梦到刘墉,梦竹木环绕之处。这十篇中,梦到至亲者有四篇。曾氏无疑是一个政治人物,但在他的心中,自己的血亲还是最重要的。梦到刘墉的有两篇,可见在书法上,他是发自内心尊崇刘墉的。
曾氏平生所做的梦,当然不止这些,许多的梦境他没有记载,但他在日记中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余数十年来,常夜梦于小河潜水中行舟,动辄较浅;间或于陆地村径中行舟,每自知为涉世艰难之兆。”原来,获得人生成功,受无数人顶礼膜拜的曾氏,他的一生常在痛苦中度过。
原文
早,读《明夷卦》,无所得。饭后,办公送礼海秋家,烦琐。出门,谢寿数处,至海秋家赴饮。渠女子是日纳采。
座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美,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
与人言语不由中,讲到学问,总有自问浅陋之意。席散后闲谈,皆游言。见人围棋,跃跃欲试,不仅如见猎之喜,口说自新,心中实全不真切。
归,查数。久不写账,遂茫不清晰,每查一次,劳神旷功。凡事之项逐日检点者,一日故带后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
是日席间,海秋言人处德我者不足观心术,处相怨者而能平情,必君子也。此余所不能也。
记本日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初十日
梦人得利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日记。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翰林的俗务:翰林院同事汤鹏的女儿订婚,大家凑钱买礼物祝贺,曾氏出头来办这个事,又送礼到汤家,吃喜酒。明天是曾氏三十二岁生日,有几个朋友送来寿礼。曾氏一家家地前去感谢。闲谈、观人围棋之后回到家中,又忙于记账,弄得他劳神旷功。这是曾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一天。他这一天的内容,跟芸芸众生一个样,没有半点翰林的书卷气。
再者,我们 也看得了一个翰林的心思:酒席间聊天,曾氏听到一个人得到别敬时,心为之所动。
清代官场有很多陋习,地方官向京官送钱乃其中一大项。夏天送钱谓之冰敬,冬天送钱谓之炭敬,陛见后离别京师时送的钱,则谓之别敬。关于别敬,笔者在本书《陪侍同治帝宴请外藩》一节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在赘述。
地方官送钱给京官,一方面是他们主动要与京官联络感情,以求得办事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京官的俸禄不高,京官也渴望得到地方大员的帮助。尤其向曾氏那样的京官,既身处清水衙门翰林院,又位卑资历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然是很想得到敬银的,怪不得他心动。
有意思的是曾氏将这种闻利心动,与昨夜的梦境联系起来,对自己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批判。曾氏昨夜梦见别人得到好处,心里面很少羡慕。醒后,他对梦中的这个心态痛加指责,批评自己的好利之心居然在梦里都表现出来,何以卑鄙到如此地步!本想对此心彻底予以洗涤,不料白天又旧病复发,真个是下流!
对于今人来说,曾氏的这些思想简直不可思议。因为今人既认为闻利心动合乎常情,更不把梦境当做一回事。然而,正是这两点上,体现出曾氏与我们在境界上的很大区别。
这段时期,曾氏正在严格地自我修身。他要求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要按照圣贤所教去做。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自己老想着“利”之事,可见仍是小人而非君子。铐子还说:“君子忧道不忧贫。”日子虽清贫,不值得忧虑;对“道”的领悟若不够,则应忧虑。自己不去忧道儿对物资上的清贫老师记挂,可见境界亦不高。因为这样,曾氏对自己的闻利心动不能容忍,予以狠狠地批判;尤其屡犯不改,更可恨。
对于做梦一事,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看得很重。孔老夫子一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感叹,他的弟子们郑重其事地记在《论语》里。于是乎,两千年来,在儒家信徒的文字语境中,做梦也就变得郑重其事,不可掉以轻心。曾氏对梦境这样看重,其源盖出于此。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曾氏对于利于梦境的这种认识的确有点迂阔,但从迂阔之中可以看出曾氏修身的真诚与勇气。对内心的活动与梦境里的心思如此当作一回事,以至于用“卑鄙”、“下流”这样的字眼来咒骂自己,这说明曾氏对涤旧生新的修身之事的真心实意。曾氏的日记既要在 朋友圈中传阅,又要定期交老师唐鉴先生审读。能在日记中揭短亮丑,需要勇气。曾氏在这里所体现的是儒家学说的慎独。《大学》、《中庸》三次提到“君子慎其独”,慎独是修身的最高标准。一个能做到慎独的人,才是真诚的人,而真诚的人才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曾氏曾经写过一篇《君子慎独论》,向世人表达他“独知之地,慎之又慎”的决心。
这篇看似迂阔的日记,彰显的是曾氏慎独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