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倔强。但在父亲的教育下,从表面看我总是“懂事“的。总被要求做与内心真实想法相反的事,记忆父母也不与我有肢体触碰。所以好像自小与父母疏离感很重,从小喜欢独处。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也开心,但更喜欢独处。记忆中没有和小朋友手拉手的画面。每次有人不请自来,会觉得被打扰。小学时暑假里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人在家画画发呆写小文。经常想: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来的?我好像不属于这个家,我要离开。记得写了一首小诗:天空像口大锅一样罩在大地上,我在里面。这算是第一次很懵懂的对自我的探索。
后来家中变故,父亲企业在弟弟出生那年倒闭欠下巨债,四年后母亲离世。这期间,父母关系一直很糟糕。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一个人在家顶住还债和抚养两个孩子的压力。母亲经常会一个人偷偷哭,弟弟跟我相差10年,在那个时期我好像就承担起了少部分父母的角色。好像自然出现了一些责任意识,但很想逃走。很想长大,很想叛逆。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都是想逃走的话,而每周学校的周记里,我偶尔也会写到家里的事。我又会表现出懂事的一面。劝爸妈不要吵架之类。为此老师还特别感动,专门拿给我爸看。我爸看了一时也被打动,很为我自豪。自豪,是因为他觉得我懂事,就像他一直要求我的。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之间日益冰冷的关系。
直到高中,我依然有记日记的习惯,留下厚厚一大叠。高一妈妈生病3个月去世,我发现自己根本不会伤心不会哭,没有感觉,很懵的状态。觉得妈妈死了也好。同时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冷漠,冷酷无情,没有感情。直到几个月后一年后几年后十几年后,我依然反复做同一个梦:漆黑的夜里,水边,我背着弟弟狂奔逃命,后面好像有非常可怕的鬼怪之类来抓我们。或者是我们一家躲在岌岌可危的破房子里,鬼的手伸进来抓我们。或者我回家看到妈妈坐在门口,我知道她病了。但我想,她活着就好,哪怕这样病着。梦里她好像是外出了很多年又回来了。每一次我都从梦中哭着醒来。那时起我意识到我不是不伤心,我与我真实的感受之间总像是隔着厚厚的一层雾。我开始失眠,经常整夜整夜失眠。
在人前,我总是表现得得体大方稳定,没有脆弱,对我来说寻求帮助非常的困难。我习惯独扛。18岁实际年龄其实16周岁还没到,大概95年,高中临毕业因为有个电台工作机会,我主动提出辍学。带弟弟去电台上班,一边照顾他上学一边工作。其实我是有逃避现实的成分。我不想再面对伸手和我爸要钱的难堪,还有高考的压力。初步入社会工作,本身什么也不懂,一切要从头学,做人做事抚养弟弟。每天其实都惶恐不安。但是别人都以为我懂事,是为我爸减轻负担。我也就这样认了。在外界的眼中,我独立,坚强,懂事,最困难的时候也保持难得的优雅平和,非常难得。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的惶恐,脆弱,不安,惊惧。每一个夜晚都面临分崩离析,第二天早上再勉强拼凑起来,尽量把日子过好,休息日就带弟弟去野餐游玩。
这个时期我开始看一些哲学书,不多,也杂,也不太懂。模糊的,第一次有命运感。单位办了一份文学刊物,我喜欢写。那时写到命运:所谓的命运大概就是对眼前的状况无能为力吧。还是持续了写日记的习惯。后来翻看日记,越发觉察到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外部行为的脱节。但没有力量和清晰的意识,也不知道什么途径去深挖。
比如21岁时第一次谈恋爱,只是因为他长得像我初中时喜欢的男生。后来接触下来,其实我没有什么感觉,包括他第一次吻我,我完全没有感觉。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个,同时疑问:我为什么会毫无感觉呢?很疑惑,好像觉得在恋爱,亲吻应该是有感觉的。对,然后我就会按照应该的去暗示自己,去做。我一直按应该的在做,一直忽略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包括同他结婚。我已经很清晰的知道,我不爱他,也不合适,还是结婚了。
生下孩子对我来说是对内在探索很重要的一个时间点。生下孩子后,稀里糊涂的人忽然就清晰一些了。内心也强大了一点。这个时期,一直投身在养孩子上班,面对婚姻家庭的矛盾和痛苦,然后身体各种生病这样繁杂的事务中,这个时期才发现我对身体的感觉反应很迟钝,不舒服的感觉总是很滞后。很少感冒发烧,一病就住院。后来日记换成了qq日记,在朋友的引领下开始接触心理领域。但非常有限,也没有主动意识去更深入地接触心理学。心智其实非常的幼稚,活得很飘,始终沉浸在个人的痛苦中。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向外求索,索爱,索安全感……与家人,与父亲之间深深的隔阂。后来开始长途旅行,打开一个新世界。开始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现自己在沟通,表达方面有很深的障碍,也缺乏爱的能力,不敢真正的投入。
从小电台到上一级电台跳跃过程中,有过两年的代课经历。这两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对我来说是个疗愈。单纯的环境符合我的天性,我很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但我发现我并不喜欢学校教育。后来考入上一级电台。从记者到编辑到主持人所有的岗位都做过,在与各种人的接触碰撞中,反观自身。写的是虚浮的文章,说的虚浮的话,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第一次清晰的明确,并第一次做出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出于逃避。选择一个未知而不确定。这让我内心更强大一些——15年从电台辞职,做独立摄影。摄影又是打开一个新世界。我在拍摄中,开始洞悉人性,也觉察自己。
摄影期间也发现大自然对我的疗愈。从小在自然环境里长大,泥土的芬芳,阳光的温度,草木的气息,虫鸟的鸣啾,春天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都是珍贵的养分。小时候第一次对大自然产生奇妙而清晰的链接感,是在初春的一个细雨天,还很冷。我端着洗衣盆去我家边上的池塘里洗,没有戴伞。细细的雨丝轻柔地扫在脸上,一种深深的喜悦和宁静流遍全身,觉得这个雨水是甜的,润的。手伸进池水里,很神奇。气温明明很低,指尖触到下面的池水却有一种温润感。满心的喜悦感,像触到了大地的体温。突然明白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而在几年的摄影生涯中,每一次感受微风的吹拂,落日的壮美和宁静,西湖边残雪枯枝的美,都有那种深深的感动和宁静。
就在昨天,当我走出家门。楼下的树叶轻轻摇晃,发出细碎的淅淅漱漱的声音。新生的绿叶在微微的阳光里发着光亮,像大树轻柔的叹息和问候。心里又有种感动涌上来,眼睛酸了。
有很多个这样的瞬间,让我完全的忘却了自身。好像融化了。
这样折腾沉浮,直到去年,女儿出现轻度抑郁休学,父亲出了个小车祸。好像一记棒喝把我从梦中惊醒,我开始真正意识到,我需要为自己负起责任来。以前一直觉得我是责任感很重的人,但我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是基于责任感,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爱。其实,我从来没有真正的承担起自己的人生。我一直在逃避。我逃避我的婚姻,我的孩子,我的父亲,包括我自己。就那么迷糊的躲在里面,以所谓的艺术追求来麻痹自己。我走到哪在哪都没有归属感,与人群之间总是有隔阂感。我以前单纯的认为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现在也意识到也有天生的业力。这个时期,找心理医生,碎片化的阅读心理学资料。有一定帮助和提升。我非常感谢我女儿但又觉得内疚和心疼,真的觉得她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提点我,和她爸爸。这个阶段,我们一起成长。我的动力也越来越足。一年多了,各种咨询和阅读,但总感觉差那么点。直到我近期碰到整合心理学,真的是非常激动的。但我表面还是很平静。深入持续的学下去。一直以来,我走到哪在哪都没有归属感,与人群之间总是有隔阂感。我以前单纯的认为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现在意识到也有天生的业力,这是我的功课。去学习沟通,表达,学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