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写读书日记的第3天,是百日计划的第63天。
也是《解码青春期》第3篇读书笔记。
【金句摘录】
你的孩子可能很固执,拒不承认自己错了。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害怕,没有安全感。
孩子的自尊心本来就脆弱,道歉会让他觉得是在承认自己的不足——这让他们对道歉更容易采取拒绝的态度。
【所思所感】
我的第一反应就想起来老师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让孩子互相道歉,往往都很勉强。
大多时候老师也很无奈,就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判决”一下,用自己的“权威”逼着孩子们互相道歉,以对该事件做以完结。
我又想起去年我帮同事带班一个礼拜,发生了三四起男孩子打架斗殴的事件。
我没有直接上手,先让冷处理,背靠背站着回忆事件经过,然后回想每个环节自己有哪些责任?
这个方法很管用,孩子们每次都能在冷静结束后,主动承担错误,最后自动自发地去握手言和。
其实,大多数老师其实是没有教会孩子承担责任,也没有教会孩子更有效地道歉。
当然,跟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家长在家里一有事,首先推卸责任,埋怨伴侣责怪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学会了那一套。
在孩子出现偏差行为时,大人往往也是批评责备。
总之,孩子身边很少有遇事主动承担责任的大人,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区分并积极面对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今天分享的金句:道歉就是在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从小都没有被培养自我价值感的人,内在缺乏安全感甚至充满恐惧,哪里来的力量去道歉?!
内在力量感不足的人,经常焦点向外,尤其时在发生矛盾冲突时,只有不断指责对方,他才能掩饰自己内在的不足。
越是内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的人,脾气越暴躁,越没有力量承担责任。
【行动指南】
全民幸福社里边的拆书学课栏目有这本书的拆解,秋秋博士带我们用更智慧更有力量的方式去道歉。
秋秋博士在《解码青春期》的“拆书学课”栏目第4讲分享了“有效道歉”的实操练习,超级好用的方法。
这个练习总共有四个步骤:
①承认和认领自己的责任
②换位思考
③改变计划
④把事情放一边,肯定最重要的是爱与关系。
秋秋导师设计的这个练习的出发点是父母,我们要作为责任者,先去做有效道歉的示范,经常这样做,孩子就会学会我们的方式。
面对青春期的大宝,我要多多践行这个方法,相信孩子也会被影响,去运用这样的方法面对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