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④
驱车来到清涧县城东45公里处的高杰村镇高家坬塬,山高坡陡,风景独特,黄河从村脚奔腾而过,与山西石楼县隔河相望。
高家坬塬,一代伟人毛泽东登塬望远,构思《沁园春•雪》的地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莽莽苍苍,滔滔黄河水奔流南下,气势磅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山河雄奇壮美,使伟人胸中涌出热血豪情,写下气吞山河的千古佳作。
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创作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他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写的信中说,这首词创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红一方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主席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见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主席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尽管四月天陕北也下过了一场大雪,但在高家坬的黄土塬上眺望,只能隐约看见远处的雪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踏着当年主席脚下的黄土塬,吟咏着《沁园春·雪》,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山下,再次呈现出黄河的身影。
沿着黄河往上游约两三个小时车程,即是榆林吴堡的岔上镇,东渡黄河之地。岔上镇东濒天险黄河,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隔河相望。
1948年3月23日,在胜利完成转战陕北的任务后,为便于全国解放战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与中央后委、工委会合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东渡黄河旧址位于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东南约1公里的黄河岸边。1998年3月23日,吴堡县委县政府在此设立毛主席东渡纪念碑,碑身长2.5米,底座0.5米,周围有长4.5米,宽4.5米的砖砌围栏;2015年6月,在原纪念碑旧址上进行重新修缮,并设立“吴堡黄河古渡”(川口渡口码头遗址)纪念碑,碑宽1米,高0.8米。
两天后,我们路过陕西东渡黄河旧址,望见山西那边隐约可见也有纪念碑矗立,纪念红军东渡黄河。
回头徜徉在高家坬的黄土塬上,欣赏着大好风光。山岭上的草木和枣树很多,窑洞散落其间。
一村民,正在把牛牵往窑洞旁的牛圈里。
和谐、幸福、完美……我们专心记录着——
返回清涧。
今日行程有500公里,大家都相当累,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哈哈,“钱粮官”清菏犒劳大家“失误”点多了,直到我们都撑不下去)。
饭后散步,看见一处水文自动监测平台,标语写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里的黄河很窄,对面能够看到山西的黄土高坡。
好冷,不敢多逗留。
晚宿清涧,气温0 ~7度。
(文字资料来自景点介绍及百度百科)
(下篇:《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13)党氏庄园:陡峭山地的石头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