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放纵自己晕船了几天,昨天完全放松的睡了一觉,今天感觉元气恢复了很多。终于感觉到我的脑子慢慢回到我的身体了。这感觉很不错。
今天是短途航行的第四天,内容是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情商这个词,在我小时候是没人听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除了智商又出现了一个情商。情商到底是什么?过去我的理解就是人际关系好,比较受欢迎,待人接物都让人比较舒服。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接受。
今天,我学习到了一个人的情商不是长大了才被发现的,而是从小可以培养建立的。一个人的自我从8个大时即开始萌芽,从他知道他和妈妈不是同一个人开始,治到3岁,这是第一个窗口期,叫做生理自我。我家丸子君正处于这个时期,我们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很多事情都要求自己来做,他要自己打开食物的包装,他要自己下楼梯,他不要我牵着他的手,他不要穿绿色的衣服而早要蓝色的。“我自己”和“不要”简直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但是同时我也发现,越是交给他一些他能力所及任务完成,他越积极参与,并且做的越来越好。成就感使他对自我有了积极的认识。
昨天我们学到了自主学习,而自主也是自我积极认知的产物,如果没有自我,就谈不上自主,如果对自我是消极的认知,那也无法实现自主。那么,怎么样才能建构一个积极自我呢?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帮他认识自我,有我才有他,先有我而后有他。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自我行动的空间可以帮助到孩子。其次,我认为还需要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反馈,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自我的认知也依赖于教养人对自己的反馈,当他被全然接纳的时候,他会认为要求是好的,从而认为自己也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是的,有些成年人自我认同度很低,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我想也是这个阶段出现了问题。
其二,就是理解他人的情绪,接纳他人的感受,简单的说,就是要有同理心。我的理解,同理心即感同身受。辨识的是情绪,接纳的是感受,但是接纳不代表接受,我们只要接纳,不需要做对错评判,我们只需要反馈给对方,我们理解他的情绪和感受。具体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要面对无数次抓狂和愤怒,有时候甚至觉得孩子在无理取闹。但是我们昨天学过,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先解决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引导孩子打开心门,我们的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想法,意见才能被孩子“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