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扭伤后果不容忽视!(系统康复训练,让脚踝不再反复受伤!)

有很多人脚踝扭伤后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脚还隐隐作痛,走路走多了或者运动多了就会引发疼痛,甚至早晨起床僵硬,腿下垂久了不舒服等。



还有的人在扭伤后没好好康复,变成习惯性扭伤,一年总会扭伤个几次脚。

脚的问题其实非同小可,脚痛很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运动,疼起来正常走路都不行。而一旦脚的力线出问题、走路姿势异常,又会联动全身。

这些都是因为脚踝扭伤后没有康复好,不过你放心,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运动康复的方式解决的。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发生的外伤。

1.脚踝扭伤的损伤机制

生活中,一些跳跃类、跑步类运动常常伴随着踝关节的背屈(勾脚)、跖屈(绷脚)动作,人们离开地面的腾空阶段足是放松下垂的,因为距骨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关节头较窄的后部进入较宽大的关节窝中,又因为踝关节外侧韧带较为松弛,内侧三角韧带较为坚固,且内踝比外踝高,足就常常处于跖屈内翻状态。

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或落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使脚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同时内侧副韧带挤压。

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向内侧偏移,使踝关节突然外翻,就会导致内踝三角韧带容易损伤。

以上损伤还会伴随骨头错位,或大或小,如距骨突出、跟骨内外翻,甚至发生撕脱性骨折!



2.临床表现

分级:症状表现

I度(轻):韧带松弛、无明显撕裂,局部无肿胀、压痛,功能正常或轻度丧失

II度(中):韧带部分撕裂,出现肿胀、疼痛、压痛,功能部分丧失

III度(重):整个韧带断裂,明显的疼痛肿胀,出现踝关节的不稳

3.脚踝检查

脚踝扭伤的检查包括红肿情况、触诊皮肤温度、脚踝活动度、肌力、骨头是否错位、韧带检查等。

有必要时可以拍X光片,看是否有撕脱性骨折或骨折;以及核磁检查韧带损伤程度等。


4.急性损伤早期处理原则

切记:刚扭伤后,千万不要热敷、涂抹活血化瘀的药、拔罐、艾灸等热作用的方式,因为会加速肿胀、红肿!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将伤处包裹,由肢体末端向近端,由紧到松,层层重叠。

Elevation:抬高患肢。可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肿胀。

Modality:物理治疗、运动康复。

Medications:药物。必要时可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药物。


5.康复目标

❶ 短期目标:

缓解疼痛

解除肿胀

保持/提高柔韧性

恢复/增加肌力

恢复神经肌肉支配

❷ 长期目标

回归工作生活/赛场


6.康复流程


(2)握推:可用于红肿热痛急性期,卧推手法立竿见影,对于刚来时肿胀严重的脚踝,40分钟的卧推,从拄拐便能够走路,从肿胀穿不了鞋便可以轻松穿上。


(3)肌筋膜手法:这个手法用于急性期后的恢复期。

因为脚扭伤后小腿、脚踝附近的肌肉、筋膜很僵很紧,需要松解,促进恢复和后面的功能恢复。

脚底按摩高尔夫球


(4)动态关节松动术和正骨

调整踝关节骨头错位也是很关键的,如果关节错位或者卡住,自然就活动不足,肌肉发不上力。

第二:脚踝的肌力和功能性训练

(1)脚踝内翻、外翻、背屈、跖屈活动练习。

每个动作每天做50次。

脚踝环转练习

(2)抓毛巾练习

练习足底肌力

(3)脚踝抗组练习

锻炼脚踝稳定性


(4)脚踝平衡性练习

双脚站平衡气垫拍球


或者单脚站以及单脚站抛接球

单脚站立摆动另一只脚增强平衡稳定:


单腿平衡垫下蹲:

(5)通过不稳定器械进行脚踝综合性训练





欢迎长关注我,了解更多专业科普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踝关节是人体负担最重的关节,也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最易受损伤的关节。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
    森诺阅读 5,219评论 0 4
  • 康复目标: 控制疼痛和肿胀 改善关节活动度 改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恢复神经控制和本体感觉 恢复正常运动 第一阶段—...
    等你的阿笨阅读 4,179评论 0 3
  • 康复医学专家叶超群 踝扭伤即崴脚,是日常生活、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常见于下楼时不慎踩空台阶、步行时突...
    艾素阅读 5,739评论 0 3
  • 1.不给钱了 老人嫌儿子小华不常在家,就装病。儿子请来医生,发现是装病。 儿子又发现老人是缺少陪伴,就对老人说:“...
    玉闲君阅读 975评论 0 1
  • 生活很美好!
    怎么都快乐阅读 9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