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怎样爬过我的皮肤,原来我自己也不清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按理来说,我实在不好意思写下这个标题。因为我已经参加了4、5期时间管理训练营。

然而这是一个事实。2018,月历翻到了5月,一年的1/3已经完全过完。

回过去想想这1/3时间里做了些什么,实现了什么目标?自己却说不出来。

去年参加时间管理训练营的时候,觉得最有效率的就是完全按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里的方法,事无巨细地记录每天、每件事的用时。

当然那几天压力是巨大的,连刷个朋友圈都会觉得有时间压迫感——因为所花的每一分钟都要统计,而刷朋友圈基本等于浪费时间。

虽然效果很好、效率很高,但是训练营结束之后,自己却没有这样再记录过。别小看这样的记录,它需要很强的毅力和自制力。

早上读了一篇公众号推文,里面把柳比歇夫这种记录方式定义成对“纯时间”的统计;这篇文章中也提到由刘未鹏提出的一个“暗时间”概念。

“暗时间”指的是“衡量一个人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

“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就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这让我想到当樊登手插裤兜,站在最近一期《奇葩大会》舞台上讲自己的读书理念时,弹幕上基本都是一边倒的骂声。

我并不了解樊登读书会,可是有人说他一个月内在樊登读书会听完了4、50本书时,我会有个疑惑:听书跟读书能画等号吗?

我自己读书的问题是,看了书,做了笔记,但缺少思考、缺少消化、缺少实践。

六哥说,有人读书,是为了用书中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固有的认知是对的。

其实读书和思考一样,是要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地方,这样才能除昧除惑。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从书里找到什么问题的答案,有什么可付诸实践?”

给自己一个小任务,读书前想一想这三个问题。

勤思考,勤记录。以终为始,把时间转化成可见的成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实原本只是想完成前一篇,那是得知顾老师离世之时兴起的念头。无奈当时未能一气呵成,为了践行果行,我大略整理了一下一...
    拿木雅阅读 135评论 3 6
  • 首先我认为语言是想通的,底层都会是汇编、C语言 有变成基础的同志们,想要了解Python,一天的时间足够了,但是要...
    define南拳阅读 420评论 0 0
  • 我还不会写诗,就开始写诗了。​我不知道诗歌是什么?我不知道诗歌的意义是什么?我更不知道如何写诗,每每读到诗人的诗歌...
    FreeManFree阅读 618评论 2 0
  • Apple Pay运行环境:iPhone6以上设备,操作系统最低iOS9.0以上,部分信息设置需要iOS9.2以上...
    YYT1992阅读 973评论 0 0
  • 春暖杨柳生新芽, 吻碎桃花瓣瓣落。 残花败蕊吐余香, 谢去粉妆换绿装。 刘怀奥作
    刘怀奥字福寿号浑圆罗汉阅读 7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