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快乐=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将快乐操作化定义为主观幸福感,问题包括"我对自己现在的样子感到满意""我觉得活到现在非常值得"等等,以得分高低判别一个人是否幸福。
心理学界还有许多有关幸福感的研究,比如金钱对幸福感的边际递减效应,疾病等家庭重大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等等。
有一致的结论认为,幸福并不是看外在的物质条件如何,而要看客观的物质条件和主观期望是否对等。
002 快乐=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快感
以前读过关于催产素的一些文章,略微知道它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当体内催产素水平高的时候,人会更快乐,更舒适。
血清素和多巴胺也是人感受快感的激素,在这里统称"快乐激素"吧。
有科学家认为,人体内快乐激素的水平是稳定的,有些人天生快乐激素少,有些人则是天生的乐天派。
所以对快乐激素少的人来说,虽然有天大的好事发生,她们的快乐程度可能也就跟乐天派的人吃到一口自己喜欢的蛋糕在同一水平上。
但作为一种"快感",这种快乐并不会长久存在,一定是有起有伏的。
003 快乐=自我欺骗
如果说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话,那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我们所有人都会集体去追求快乐。
我们可以集体追求财富,集体追求好房好车。但是为什么在这些条件容易满足的大都市,主观幸福感得分反而低了呢?
我们可以一起去摄取激素,让自己身心愉悦,这样,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我们都能积极应对。但是为什么关于催产素的研究发表了这么多年,依然不会有人主动这样去做呢?
为什么又说快乐是一种自我欺骗呢?因为但凡需要假装的事情,都可以定义为一种自我欺骗。
快乐的事情,即使嘴巴不说,眼睛也会讲出来,这又能说明,人总会不自觉地做出些隐藏,去假装自己快乐抑或不快乐。
我们从小便习惯了社会比较。
首先是父母说:"你看xxx家的孩子,有多好多好,再看看你!"
其次是集体比较,你身边的人都会说:"你看她今天穿的裙子可漂亮了!"你会不由自主的跟自己比一比,如果不及人,你会不快乐,但你不会讲给别人听,反而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上去很快乐。
这时候你的超我完胜自我,你的一切不舒服都被隐藏,你还会把今天所见讲给其他人听:"今天xx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裙子,可美了!"你在笑,但是你不快乐。
最后是自我比较——"我为什么考不过第一名?""我挣得钱比他多""我家孩子比他家孩子聪明"等等。
这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
所以,当我们优于他人时,就会开心;劣于他人时,难免不开心。
这种自我欺骗式的快乐来自父母和社会,是一种集体的欺骗,但也就是在这种欺骗之下,才有了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KTV,各种泡吧,酒吧,珠宝店和奢侈品店,甚至游戏软件和化妆品牌,还有甜蜜的爱情,各种花姐妹情意,无一不仰仗这种自我欺骗式的快乐。
这样看来,让自我欺骗和集体欺骗同步,似乎也是个获取快乐的好方法!
004 快乐=体会而不追求
克利希那穆提讲:"快乐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当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转为快感。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所以,快乐≠快感。
在完成某件事情或某个动作后,你会觉得很快乐,所以你认为这就是快乐,于是不停去追求,不停想要拥有,等到真正拥有且不会失去了,快乐的感觉反而消失了。
之前有个伙伴分享过他的故事。他在高中阶段就努力赚钱,赶上发展红利,很快赚了很多钱。于是他买了一栋别墅,在交房的那天,他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水泥壳里,忽然问自己:"这样做是为什么?"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所以,他转手又把房子买了。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花费巨大心力去追求的快乐,不过是转瞬即逝罢了。生活里更多的是平淡无奇,快乐的状态持续久了,反而会累得瘫倒。
(得知谦近期要来北京看我,兴奋,快乐,激动,哇咔咔!故有此篇,以做平衡心态之用。)
本文逻辑参考《人类简史》第十九章,对快乐的认知参考《重新认识你自己》,书中内容更精彩,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