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能指、所指是电视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之前,我阅读了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其中所提到的符号、能指、所指是罗兰巴特论述的基础和理论来源。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符号专题阅读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索绪尔本人是一名语言学博士,而该书又是他的学生整理的,所以该书的许多文字段落更类似讲义,而不像平日的书籍一样。除开符号理论部分,更像是语言学的教义。但只有了解一定语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符号理论才能理解得更为深刻。接下来则是我还没有阅读到的部分了。有着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先来看一下该书整体的框架和行文思路。绪论就是我上文所提到的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从语言学史开始,逐级论证了语言的定义地位、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区别以及音位学。同时在附录:音位学中更为具体的阐述了音位学原理。既然是为了另外一本专业书打基础,实际上该书中许多观点我们可以置之不理。但我认为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打破了我们常规的认知很值得重点强调一下。
那就是言语活动。在索绪尔看来,言语活动分为了语言和言语两大部分,并且二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也就是说语言是已经约定俗成的进入所有人的脑子里的一种事物,不以个人的意志所改变。而言语的范围就要小得多了。言语是个人的。通俗点来说就是民族的民族语言或者地方方言和个人的说话方式、说话习惯。这和我们常规的认知很不同,我们常常不会对言语或者语言进行必要的区分。我们常常把他们混为一谈,并不认为这是错的。
在我们讨论符号之前,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应该搞懂。那就是言语循环。在说明言语循环之前,我们还需要搞清楚几个概念。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音响形象。很遗憾的是,在该文中索绪尔并没有给音响形象一个特别具体的定义。我认为应该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音响,一个是形象。这样的分类正好可以对应索绪尔所阐释的符号是物理·心理的。音响即发音,声音性质,是物理的;形象则是某一音响在我们脑海中的对应概念,是心理的。
解释清楚后,我们再来讨论言语循环。假定此时我们在讨论电视。当我想到电视后,又对你说出电视时,我发出了音响,并传递到了你的耳朵中;你的大脑处理过后,形成了一个四方形的黑色的物体(也就是电视的外在形象)的形象,这就是循环的过程。
符号包括概念和音响形象。即符号=概念+音响形象。在这之中,索绪尔将概念定义为所指,将音响形象定义为能指。所以公式可以转化为:符号==概念+音响形象=所指+能指。举个例子来说,树这个符号。给定树为什么是树并不是索绪尔强调的语言学的范畴,所以这里也不多阐述其中的缘由,只能假定我们已知树是绿色、有树干、树叶、树枝的事物。那么我们前面的假定就是树的概念(树是绿色、有树干、树叶、树枝的事物),我们的发音”shu“就是音响,树在我们内心的”照片“就是树的形象。这就是树符号。
在进一步阐述符号的内涵,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符号的任意性并不是说符号的随意性,并不是符号会随意的选择,而是指符号的选择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他有很多影响因素,甚至还有受到一些偶然的因素。符号也是不可论证的。就如同我上文提到的为什么树就是树。索绪尔认为符号是在语言集体中确立的,所以难以论证。人们什么时候把名称分派给事物,就在概念(所指)和音响形象(能指)之间订立了契约。这其中的原因难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