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夫人之爱生,貌异音殊,苦乐愚智,尊卑寿夭,无非三世,业理使之然。
天道性命,是孔圣人很少谈论的。不是孔子不明白这些道理,而是他很难具体说清楚。但是考察古往今来典籍中零星复杂的记载,运用“三势”,我们也能知道个大概。怎么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呢?
荀悦说:“日月星辰与精气的变化,都是阴阳之气的精华。它们的根本在大地上,向上生发而达于天。因此人世上的政治一旦有什么缺失,上天也一定会有所感应,难道不是这样吗?
现在,人们谈到《尚书•洪范》篇里面记载的上天惩罚人间的征兆,有帝尧和商汤时期的水旱之灾;谈到消除灾害,恢复正常情形,则有《云汉》篇中记载周宣王祈求降雨时慨叹说:”上天听不到我的祷告“;《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是在孔子的弟子颜回、冉伯牛身上缺发生了短命早夭的悲剧。善与恶的报应真是千变万化,实在难以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原则,因此令人迷惑。
我试着来说明这个道理。孔子说:”生死有命“,又说”不得其死“,还说”可以侥幸获免“。”生死有命“是自然法则;”不得其死“是说本来不应该死却死了;”侥幸获免“是说本来应该死却没有死。这就是性命的三种态势。
把这个道理推广到教育百姓上,也是如此。有的人可以不经过被人的教化就成为善良的、有作为的人;有的人经过教化才可以成为善良的人;有的人虽然经过教化,但最终也不能成为善良的人。因此只有上智和下愚两种人是不会改变的,中间的人则能够经过教化而劝导向善,也可能会因为错误地教化而向恶。将这个道理推广到天道上,也是如此。灾害和吉祥的感应,是不能够怀疑的。所以帝尧和商汤时期发生的水旱灾害,可以说是自然规律。《洪范》中记载的上天惩罚人间的征兆,是人事决定的;鲁僖公时,阴雨连绵,经过祈祷之后,阴雨就停止了,这是事情补救就能够改变;周宣王时期,发生大旱,祈祷之后,仍然无效,说明那次灾难是很难改变的;颜回、冉伯牛的短命早夭,那时命运本来就是那样的。
《易经》上说:“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这里说的是三者之间的不同。又说”兼天、地、人三道的规律,归为两端,就是天和人”,这说的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因此,上天和人世运行的法则有相同的,也有不一样的。倘若根据道的不同性质就否定道德相通之处,那就会陷入迷惑之中;倘若固守道的相通之处而否定道的不同,那就会获取弊端。快慢、深浅种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存在于大道之中,参差不齐,不可能整齐划一。天、地、人、物的道理也没什么不同。因此,君子尽心尽力积德行善,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易经》上说:“要穷究天下道理,让它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是天下万物的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