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加入了张老师组织的“写作实战训练营”。走进去,才发现教育叙事写作别有洞天,走进去,才发现教育写作的丰盈和纯粹。
我和张老师结缘于2022年1月10号,自从与张老师相遇,我便开始教育写作之旅。在这一年多里,我潜心修炼,把并不完美的教育生活进行记录,并透过一次又一次与文字的碰撞,开疗愈自己。我开始沉下心来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我也开启了崭新的教育人生。
当我得知张老师要开设第二期“写作实战训练营”后,我渴望向张老师学习,于是立马找张老师报了名。期待着,盼望着,我迎来了张老师的授课。
张老师专注于教育叙事写作技巧的传授
这次的训练营总共分为三次授课。第一次授课,张老师主要从教育叙事写作之拟题技巧展开,向我们一一讲述了好的教育叙事题目长什么样?叙事题目有哪些句型?教育叙事拟题的技巧。透过这一次学习,我再对比我写的教育叙事,这才发现一个好的教育叙事题目原来这么重要。
张老师的第二讲是教育叙事写作之选材、主题和结构,这一讲张老师以具体的事例入手,讲述了教育叙事选材的10条路径;主题提炼的3种方法;叙事结构如何布局不落俗套;开头与结尾的3种方法。通过这一次听课,我才发现教育叙事的选材还有这么多“妙诀”,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叙事的写作来源。
第三讲是教育叙事投稿与评奖,这一讲,张老师根据学员的作业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并给稿子选定适合的目标期刊。因为家中有事,我中途才进入的直播间,张老师对所有提交的稿件一一进行了点评,并根据稿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当看到张老师给我的评价是叙事过程清晰、文字有画面感,夹叙夹议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我知道自己又成长了。
张老师诚挚的心打动着我
张老师每次的授课时间是2个小时,可张老师常常超时,特别是第二次讲授教育叙事选材、主题和结构的时候,全程两个半小时,张老师几乎没喝一口水。听着张老师略显沙哑的嗓音,我的心再一次被触动。张老师如此认真,作为学员的我怎能不努力呢?
张老师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员,毫无保留地把写作方法分享给了我们,还怕我们学不会,张老师把每位学员的成长放在心上。这次“写作实战训练营”要求老师先撰写教育叙事,再根据听课的内容进行修改。这样讲授、修改、讲授的过程,我明白了如何才能把一篇教育叙事写清楚、写透。因为家中临时有事,我只写了一次稿件,可写作营的小伙伴们却专注于自己的文字,把稿件改了又改,透过这样的过程又获得了一次成长。
张老师讲课时“金句频出”
“写出来,才能被看见”
“投稿+被拒+再投+被拒+再投……=成功”
“学生制造的麻烦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教育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
张老师的这些话语让我深深地触动,只有不停地写才有被看见的可能。回想自己这一年多被拒的稿件,我又多了一份信心。
每次课程结束时,都被播放一首歌曲《追梦赤子心》,张老师说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总会遇见自己的庆典!何尝不是这样呢?写下即永恒,在持续地写作过程中,我们都获得了成长。
《写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戈德堡:写作是一条小径,让我们得以在小径中和自己相逢、相知、相守!这次的“写作实战训练营”让每位老师沉浸其中,而我愿继续跟随张老师的步伐,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