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景山公园
这是一个星期天,病后初愈的李仲城来到景山公园,在山脚下沿着石阶缓步上行。山上建有五座亭子,正中的亭子叫“万春亭”,面积最大,亭顶三层重檐,四角攒尖 ,顶上覆以金色琉璃瓦。看上去虽然年久失修,但丝毫掩盖不了它的绝世精美。李仲城站在亭子的平台上向南瞭望,紫禁城尽收眼底。他又转到北边,放眼望去是一条笔直的大街,大街尽头是北京有名的鼓楼。他呆呆地望着,想着心事。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有人喊道:“李仲城同志,您在这发什么呆!”他转身一看,原来是范小丽,穿着一件背带裙,粉红的脸上冒着细细的汗珠,一眼望去,真是既美丽又大方。
李仲城:小丽,你来这儿干什么?
范小丽:看您问的,这是公园,只许您来,不许我来,您刚才那样发呆,是在想什么?想家了?
李仲城:我什么也没想,在观景。
范小丽:我才不信,我在您旁边看了您好几分钟了,只见您眼珠一动也不动,不是想事才怪呢。
李仲城:你这个小鬼精灵,瞒不过你,我是在想事。你知道我外出收储的事支行决定停办了,这么好的事不办了,我想不通。陈晨同志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她让我想一个替代的办法,我一想很对,这不我一边来游公园,一边在想这件事。
范小丽:您这么专心,办法想出来了吗?
李仲城:想出来了,刚才让你一喊我又忘了。
范小丽:您骗人,您骗人,您要是想出办法,您的眼珠就不会呆滞不动了。
李仲城:你说得对,我还没想出什么高招,我问你,你这么早来公园干什么?
原来,自李仲城在整点台那一次讲了货币的作用后,受到启发的范小丽想:自己是干出纳工作的,自己的工作对象是货币,可是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对象竟然知之甚少,于是决心把与货币有关的知识搞清楚,从那时起,她每个星期天都来北平图书馆查找资料,现在见李仲城问她,便用手向西一指说:“我要到图书馆去,我要把纸币的性质,作用和由来搞清楚。”
李仲城:有出息,有出息,太好了。
范小丽:这是第二个星期天来这里了,。我越学越有兴趣,还做了一些笔记,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就让我妈给我准备了中午饭,我在这一呆就是一天,在进图书馆之前,我先到这来健健身,没想到在这儿碰到您了,我要下山了,这里是北京城最高地方,风大,您的感冒刚好,还是早点下去吧。
望着这个心地善良、热情单纯、好学上进的年青姑娘的背影,他心里不由得发出赞叹,“真是一个优秀青年。”突然一个灵感闪现在他的脑海中,他不禁眼前一亮,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新的收储办法在他脑中出现了,他迎着灿烂的朝阳快步走下山来。
33在中专学校财务室
这天一早,李仲城来到了职业中专学校财务室,找到了赵秀芝。赵秀芝眼前一亮,只见李仲城穿着一件白色衬衣,一条带裤线的裤子,脚下是一双新皮凉鞋,和一个月前相比简直变了一个人似的。
赵秀芝:仲城同志,好精神呀,北京会出息人吧。你现在和北京青年站在一起,大家一定认不出你是从农村来的。
李仲城:入乡随俗吧。
赵秀芝:你来得正好,不来我也会打电话找你。
李仲城:找我有事?又不到发薪日,找我有什么事?
赵秀芝:当然有好事。你上次来收储,你的表现吸引了我们一位年青的女教师,她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是我们学校最年青的教师,她愿意结识你,你说这不是好事吗?
李仲城:谢谢您和那位老师,不过我已经没那个福了,因为我已结婚了。
赵秀芝:我才不信呢,你说实话,别辜负人家姑娘一片好心。
李仲城:我是认真的,今天我来是有一件要紧事和您商量。
赵秀芝:请讲。
李仲城:通过我们合作,我想出一个更好的收储办法,一个使我们三方都省事的收储办法。
赵秀芝:三方?哪三方?
李仲城:您这算一方,储户算一方,还有银行也算一方。
赵秀芝:那你说说怎么办才能使三方都省事?
李仲城:我想这样办,您看行不行?你们发工资头一天,征求职工意见,把要求储蓄的人写个清单,把清单和储户的存折连同你们的一张现金支票交给我们银行。我们办好手续,等你们来银行提取工资的时候,把办好存款手续的存折交给你们。这样,你们的财务就可少提现金,也减少发薪时一份一份配款量,储户也不必再办一次存款,银行也避免了先付工资现金,再通过收储的方式把现金收进来,这样一来三方都省事。
赵秀芝:聪明,小伙子,你这办法好,下个月就开始这样办。
李仲城:好,一言为定。
赵秀芝:一言为定。
34 一个创举的诞生
支行会议室,范明浩、张振江、陈晨、边靖泽、李仲城在开会。
范明浩:现在开会,研究几件事,首先我要说的是李仲城同志来咱支行后担任外勤,由于他有创新精神,工作主动、积极,在收储工作上,首创了从坐等储户上门到主动上门收储,两周时间内,他经手的新开户就有两千户,成绩很大,虽然这项做法我们决定暂停下来,但这不能否定他的成绩。
李仲城:范行长,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储蓄专柜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机关团体专柜和企业专柜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他们提供实行工资制单位的情况,我就是盲人骑瞎马,不可能有作为。
范明浩:好,不说这些了,现在李仲城同志有一个新的提议,大家研究一下看是否可行。仲城,你讲吧。
李仲城:这是一个和职业中专学校财务处共同想出来的一个省事的收储办法,简单地说,就是她们提供参加储蓄人名单,再给咱们一张现金支票,办理好职工存储手续。这样做,他们可以少取工资款,在发薪当天,存储人就可以收到存折,这样单位、储户和银行三方都省事,而且收储率会上升。
边靖泽:这个办法值得一试。
范明浩:好,这个办法好,我给起个名字叫它“代发工资”。这可是咱们办储蓄事业的一个创举,我同意试点。
边靖泽:这个办法一推广,储蓄量会大增。人手不够用了。
张振江:我同意老边的意见,不仅人手不够,网点也不够用,我建议我们支行再新开三个储蓄所。
李仲城:为了搞好试点,我建议先挑十家单位协商试点,试点之后再全面推开。
范明浩:好,这么办稳妥,就这么办。关于建所和增添人手的问题,咱写个报告,请上级研究决定。
李仲城:我还有个建议,为了应对人手不足的问题,建议开一个短训班,专门培训储蓄干部,让整点室的人和储蓄专柜的人参加,我建议由边师傅担任老师。
范明浩:老边,这是应对储蓄新发展而培养人才的举措,是一个光荣任务,你的意见呢?
边靖泽:责无旁贷,没意见。
范明浩: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还有,经过支行研究决定,决定任命李仲城同志为储蓄股临时负责人。希望你团结同志,把这副担子担起来。
35 张振江办公室
他极度不安,嘴里猛吸着香烟,心中暗想:这小子出手不凡,他出的点子必定会被推广到全行,再加上他以往任职的资历,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任职就会在我之上,如果这样,我那点阴暗事必定会曝光,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他挤走。可是想什么办法呢?他陷入沉思。
36黄城根街道办事处
在忙完与十个发薪单位“代发工资” 洽商并达成协议之后,李仲城马不停蹄把眼光转向居民。他依据自己在边区银行太行镇营业所依靠当地镇政府开展工作的经历,骑车来到了黄城根街道办事处。接待他的是办事处副主任谢毓桂。她是个年轻姑娘,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相貌秀丽。就在李仲诚见到她的那一刹那,他忽然想到珍珍,他觉得谢毓桂的相貌和珍珍有些相似,这时谢毓桂见李仲城走进来,马上迎上前去。
谢毓桂:请问您找谁?
李仲城:我找谢主任。
谢毓桂:我就是谢毓桂,您有什么事?
李仲城:我是银行干部,叫李仲城。今天来是想麻烦你们一件事,就是想请街道上工作的积极分子们顺便向居民开展一下储蓄宣传,因为这项工作在目前来说是迫切需要的。从国家方面来说,是回笼货币,平抑物价;从银行方面来说,多吸收存款以扩大信贷资金来源,更多发放贷款,以便更好地支持生产,繁荣经济。所以我冒昧前来打扰你。
谢毓桂:我听明白了。我可以答应你开一个居民负责人会议,把这事动员一下。不过,我也有个建议。
李仲城:请讲。
谢毓桂:街道居民不同于机关,他们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所以你们要印一些宣传材料,最好有宣传画,效果会更好。
李仲城:好,好。
谢毓桂:我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主管居民生产和就业,我也想请你们帮个忙。
李仲城:请讲。
谢毓桂:你们银行不是可以贷款吗?能否给我们街道上小的工商业贷款?这对搞活经济增加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李仲城:当然可以,这不成问题。不过我们支行不办这项业务,上级行永安街办事处有个信贷科,专管这个事,有要求贷款的,到那申请好了。
谢毓桂:问题就在这儿,你们信贷科管的是大型企业,而我这里说的都是小型企业。到那申请,不可能贷到的呀。
李仲城:也可能是他们顾不过来。
谢毓桂:可这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比如,我这儿有几家营造厂,现在他们除了几十根杉木外,没有什么东西,门脸又很旧,人家来一看你还是营造厂呢,你先把自己的房子营造营造吧,人家不放心,走了。要是能给他点贷款呢,他们可以把自己的门房装修一下,再买上一点沙子、灰什么的,人家一看就放心呐,活就来了,有了活就会招工人,这样一来,经济不就活了嘛。
李仲城:有道理,有道理。
谢毓桂:还有,也许是我异想天开,我发现街道上一些房子太破旧,年久失修,存在危险隐患,能不能考虑给他们一点儿贷款把房子维修一下。
李仲城:这个建议提得好,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谢毓桂:还有三轮车工人因为是租来的车,每天辛苦挣来的钱有一半要交份子钱。 你们人民银行能不能给三轮车工人发放贷款,改善一下三轮车工人的生活。
听了这一番话,李仲城不由得从心里对谢毓桂产生了敬佩之情。
李仲城:谢主任看起来很年轻,可社会经验、工作经验很丰富。
谢毓桂:咱地方要为中央服务。现在中央政府快成立了,那么多机构要成立,他们谁不要房子,可哪有那么多房子?要不就改造旧房子,要不就建新房子,你想,扶植一下营造厂,不就是为中央服务嘛。再说这营造厂贷款,能贷多少?用不了多少钱。
李仲城:有道理,很有道理,你的这些建议非常好,我一定向上级反映。
37 三个青年的碰头会
晚上。在营业室一角。李仲城、刘延杰和范小丽在商量事。
李仲城:最近我们和街道办事处要共同开一个居民负责人会议,这个会就是宣传储蓄。街道要求我们出一些宣传品,目前没有现成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制作。这里,我起草了几份宣传用的稿件。另外,我还想由延杰画一张画,题目是“踊跃储蓄——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这些稿件请小丽把它们用蜡版刻出来,油印几百份,油印机我跟行里说了,可以购买一套。
小 丽:我虽没刻过蜡版,但有信心完成任务。
刘延杰:我很高兴画这张画。不过,这张画画出来,可不是蜡版能印出来的,这样吧,我把它画成一幅招贴画,请行里找个印刷厂,印若干份,我想效果一定好。
李仲城:这太好了。
刘延杰:那您得先出一个草图。
李仲城:行,行。
刘延杰:我还有个条件,我画完这张画,您得让我当外勤,我要跟着你一起干。
李仲城: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你也得答应我个条件。
刘延杰:什么条件?您说。
李仲城:你得先把业务学习好,外勤业务不好做。
刘延杰:一言为定。
李仲城:一言为定。
三个人说完话要离开时,谷玉玲走过来,她来找李仲城谈一件事。原来,李仲城来到储蓄专柜后的表现让她钦佩不已,她把李仲城的言行都给她老爸讲了。她老爸一听,说非要见见李仲城不可。可是找什么理由来邀请李仲城呢?想来想去,她找到了一个借口。
谷玉玲:李同志,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帮忙。
李仲城:谷大姐,甭客气,什么事?您说。
谷玉玲:我有个上学的儿子,学校要开家长会,他姥爷岁数大了,去不了,我又顶班,离不开,你能替我去开家长会吗?
李仲城:这样吧,您去开会,我顶班。
谷玉玲:不成,老边不在,你新来乍到,怕有些事情你不接头,还是我顶班,你代替我去开会吧。
李仲城:行,就这么办吧。
38 谷玉玲家
李仲城按照谷玉玲所写的地址,把孩子送到学校,开完家长会后又把孩子送回家。此时谷玉玲的父亲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见到李仲城,立刻把他请进家。
谷 老:李先生,我们玉玲说了您在银行工作的情形,我很钦佩。作为同行,我也是哈尔滨人,打在那儿开始干银行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我们举家南迁。现在解放了,国泰民安了,我真是无比高兴,只不过我们家有个窝心的疙瘩,不知你能帮一下不?
李仲城:老先生,您是爱国人士,有什么事,您尽管说。
谷 老:事情是这样的,我女婿叫苏明,也是玉玲的大学同学。抗战时期,在女儿的鼓励下,他参加了国民政府空军。日本投降后,他被派到长春,也就是说他参加了内战。长春解放后,不知他的下落,生死不明。我女儿是一个要强的人,有这样一个丈夫,思想压力很大。我想请求银行领导帮助查查这个人的下落。要是死了,我们要和他划清界限;要是还活着,我们会动员他向解放军投降。就是这件事,请你帮帮忙。
李仲城:您的意见我会向组织上反映,请领导决定。不过我个人认为,您的意见是合理的。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许多家庭都有类似的问题,不必背包袱。当然,对这件事应当有一个正确地认识。谷老先生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正在这时,谷玉玲下班刚好进家门,一听李仲城要走,她急忙拦住。
谷玉玲:别走,还有事,你要求的事。咱们专柜几个人今天共同努力,完成了统计。
李仲城:是储户办业务等的时间太长的原因吗?
谷玉玲:对,原因查明了。办一笔定期存款,从柜台接收到储户拿走存单,一共要经过三十八道手续,其中前二十六道手续是储户在柜台时办的,后十二道手续是储户走后办的。办一笔活期也要经过二十六道手续。统计结果让大伙都吃了一惊。
李仲城:怪不得储户等待时间这么长。我问你,这中间有没有可以简化的环节。
谷玉玲:这还没研究。
李仲城:谢谢,谢谢你们,你们的这份资料非常重要,是基础的数据,太好了。
39 夜以继日
刘延杰家,时钟已指向深夜十二点,刘延杰还在作画:“踊跃储蓄——为了祖国更美好明天”。他的女友赵敏在一旁看着他画画。
小 赵:你这是第几稿了,还有完没完。
刘延杰:第七稿了,总觉得不满意,想再完善。
小 赵:你看看钟表,已经是半夜了,你送我回家吧。
刘延杰:不成,我真没功夫,你不用回家了,就住在这吧。
小 赵:那哪儿行,不成。
刘延杰:怎么不成,我又不会吃了你,我今夜要通宵工作,你给我弄点夜宵什么的,求你了。
小 赵:真拿你没办法,那位李仲城给你谈了一次话,你对银行岗位变得这么痴迷,真没想到。
40 黄城根街道办事处会议室
小会议室的一块木制的黑板前围满了群众,大家正在看黑板上的招贴画。招贴画上写着工工整整几个大字:“踊跃储蓄——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招贴画有关于储蓄的种类和利率。它的左上角背景是水坝和丰收的原野,正中是奔跑的火车和铁路。右上角是工厂炼钢的高炉、钻井平台。
“好,这幅画画得真好啊。”人们议论着。
谢毓桂:开会了,请大家进会议室。现在开会,今天这个会议是街道办事处和人民银行支行一起召开的,会议内容是关于开展储蓄宣传,现在,请人民银行皇城根支行干部李仲城讲话。
李仲城:大家好,在座的各位是我们支行的邻居,我的发言不是报告,是汇报。汇报什么呢?汇报人民银行开展人民储蓄的意义。说起意义,可概括为“功在国家,利在自己”这八个字。为什麽说“功在国家”呢?建国需要搞经济建设,要修水库,要修铁路,要建工厂,要找石油,要建纺织厂,等等,这都需要钱。钱从哪儿来呢?靠外国是不现实的,只有靠我国人民群众。还有,几十年内忧外患,形成的通货膨胀,当我们当家作主时需要被平抑,就要回笼货币。我们人民银行肩负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历史使命。人民银行吸收储蓄,就是把你们手中暂时不用的钱吸储到银行,变成信贷资金,用这些钱发放贷款,支持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所以,大家储蓄就是“功在国家”。那么“利在自己”呢?因为存款有利息,而且国家鼓励储蓄,利率很高。现在定期存储年息是百分之二百五十二,活期年息百分之六十。这就是说,您存一万元,活期存一年,就可得六千元利息;存定期一年就可得两万五千二百元。所以叫“利在自己”。
李仲城说到这,听众中忽然有个人激动地说“国家这么高的利率,这是古今中外都没有的呀,国家不是在赔钱吗?”
李仲城:对,是赔钱。可是当前物价不稳,怕老百姓吃亏呀,所以才利息比较高。我想物价平稳之后,利率是会降低的。
众 人:真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众 人:门口那张画还真好,你们多印点,让大家带回去多好呀。
众 人:我提个意见,我们到银行存钱,等的时间太长,你们能不能提高点效率让我们少等一点时间。
李仲城:大家的意见很好,我记下了,我们会改进的。谢谢大家。
谢毓桂:储蓄也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要多宣传,这里人民银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文字材料,请大家带回去。
41 范明浩办公室
李仲城从街道办事处回到银行,立刻找到范明浩。
李仲城:范行长,今天去街道办事处开的宣传储蓄的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但大家也提了一些意见,最集中最突出的是到银行存取款等的时间太长,强烈要求咱们改进一下。
范明浩:全市都是这样,我们也是按上级行统一规定办的,下级行怎能改变上级行的规定呢?
李仲城:我不这样看,关键是应当不应当改进?能不能改进?
范明浩:那你说,怎么个改法。
李仲城:要想改进,得先找到慢的原因,这个问题,我们专柜同志找到了。
范明浩:说说看。
李仲城:现在看来原因有三:一是内部手续过繁,而且这些手续在操作时,绝大部分是在储户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二是储蓄专柜和出纳收付款专柜分离,导致储户多跑路;三是复核员的配备和经办人员比例不协调,一个复核对三四个经办人员,以致经办员办完后,复核员忙不过来,在复核员那里又形成存单排队。
范明浩:那你有没有想出破解的办法。
李仲城:有啊!经过反复研究,我认为有十六个字的解决办法,就是“账款合一,单人对外,外简内繁,下简上繁”。这份材料就是我写的一个可行性建议。
说完李仲城把报告递到范明浩手中。
范明浩:什么?什么?
李仲城:账款合一,单人对外,外简内繁,下简上繁。
范明浩:我听明白了。不行,不行,你的改进办法再好也不行,不能采用。
李仲城:为什么?
范明浩:你想过没有,总行的基本制度是这样规定的:“款要复点,账要复核,账款分管”。你的改进办法违反了这些基本规定,你说这怎么能采用呢!
李仲城:这个结论太绝对了吧。
这时张振江走进来,听见了他们的争论。
张振江:你们别争论了,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多设几个储蓄所就解决问题了,何必费这个脑筋。
李仲城:不那么简单,如果不改进,光靠增加储蓄所不会有太大收效。
范明浩:不是不改革,而是改革不能违背基本规定。
陈 晨:能否报请上级行再考虑考虑。
范明浩:这不可能,咱们都认为不可以,怎么能以支行名义上报呢?要报,只能以你个人名义上报。还有,我接到通知,让我参加总行一个制定联行制度的会议,时间可能要半个月,我就此告别了,咱们回来见。
范明浩说完把手中的那份建议递给了李仲城。李仲城立即以个人名义向办事处做了报告。
42 刘延杰眼中的李仲城
刘延杰来到人行永安街办事处人事科,找到冯晶。
刘延杰:冯科长,我叫刘延杰,受李仲城同志委托向您来汇报工作。
冯 晶:延杰同志,请坐。我问你,为什么李仲城同志不来。
刘延杰:他说自己已入党了,团组织一旦建立起来,他就脱团了。所以他说团里工作凡是我能办的尽可能让我去办。
冯 晶:好,好。他这个想法好。我问你,现在李仲城在忙什么?
刘延杰:他到支行后,被分配搞储蓄外勤。一个多月了,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新的收储办法,范行长说”代发工资”办法,说这是一项创新性的发展。推行这个办法必将把我行储蓄业务打开一个新局面。
冯 晶:这么高的评价?
刘延杰:是呀,还不止这些呢。他目前正在储蓄专柜跟班劳动,要干一件大事,他对我说,现在储户到银行办业务,要等三四十分钟,他说要找找原因,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把储户等待时间压缩到十五分钟以下。
冯 晶:你觉得他的这一想法有道理吗?
刘延杰:我觉得他的想法非常好,非常重要。如果成功,每天有几万北京人将会大受其益,进一步激起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储蓄的热情,踊跃储蓄存款。
冯 晶:你认为他能成功吗?
刘延杰:通过和仲城接触,我觉得他是一个办事有头脑的人,思维逻辑很强,办事作风踏实、稳键。与他持不同意见的人是范明浩,老银行专家,一个办事一丝不拘的人。他反对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所以我有些思想矛盾,看不透。
冯 晶:那这个问题先不谈了,谈谈你自己吧。我知道你画了一张招贴画,已被储蓄科报到分行去了。听说画这张画你用了七个夜晚,二个星期天,七易其稿才完成。你过去是一个上班就盼下班的人,怎么一下子变得对储蓄工作这么痴迷,能谈谈你思想变化的原因吗?
刘延杰:原因就是李仲城对我的一番话,改变了我。
冯 晶:他给你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刘延杰: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是给我讲了许多道理,我服了。特别是他把我的工作岗位的意义讲透了,激发了我的热情。过去,我像一个没打气的皮球,弹不起来,经过他谈话,好像皮球的气打足了,我身上有用不完的劲。
冯 晶:所以,大家反映你变了,变化很大。
刘延杰:是啊,连我妈都说我变了。
冯 晶:你妈怎么说?
刘延杰:说来惭愧,我家就我一个独苗,父母百般宠爱。这么说吧,家中油瓶倒了我也不会扶它。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那是前几天的一个夜晚,我做画到凌晨一点钟,有些困了,累了,也饿了,这时我妈端着小米粥和煮鸡蛋进来,我高兴极了,刚要狼吞虎咽时,我看到我妈那疲劳的双眼,我突然想到,我妈一定是没睡觉,她为了让我夜里吃上一口热粥,彻夜陪着我。想到这,我连忙说:“妈,您辛苦了。”我长这么大,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我妈居然被这句话感动了,她说:“快吃吧,吃点东西再睡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呐。”说完她扭头走出去了,在她扭头的一刹那,我发现我妈的眼眶充满了泪水。
冯 晶:真感人呐,这就叫成长。延杰,咱该言归正传了,你不是汇报工作来了吗,你说吧。
刘延杰:我们决定发展第一个团员,她就是范小丽,范明浩的女儿。我今天就是来送她的入团申请书,还有李仲城和我,以及在青年当中征求的对她入团的意见。这些材料一并送来请团总支审查。
刘延杰把材料递交冯晶。
冯 晶:青年群众对小丽入团的反映怎么样。
刘延杰:您知道,我们支行共有36个青年。按李仲城同志意见,发展的第一个团员一定是支行青年当中最优秀的。为慎重起见,仲城委托我开了两个青年座谈会,听取意见。大家反响热烈极了,说她以身作则,工作带头,助人为乐,积极学习,一致赞成接收她为团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青年们认为入团有望,纷纷要求学习团章,了解如何才能争取入团。我们决定开一个学习团章座谈会。
冯 晶:讲一次团课?
刘延杰:就是那意思。可李仲城不同意讲团课,他只同意开一个学习团章的座谈会,谈谈他自己学习团章的体会。
冯 晶:座谈会开得怎么样?
刘延杰:太成功了。开始大家在小丽指挥下,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接着在大家要求下,小丽唱了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座谈会成了欢乐的海洋。接着围绕着团章李仲城发言,讲得很好,到结束时,他接到三个条子,要求他当场解答。
冯 晶:是吗,什么条子?
刘延杰:第一个条子上写着:有人说战斗英雄才是先进青年,也有人说劳模才是先进青年,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先进青年。”
冯 晶:这很重要,他怎么回答?
刘延杰:他说:“我的理解就是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并为革命目标的实现而脚踏实地奋斗的青年就叫先进青年。”
冯 晶:回答得很好。
刘延杰:第二个条子是一个女青年写的:年青姑娘穿花衣服是资产阶级思想吗?李仲城笑着说:“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什么叫资产阶级思想?我理解不劳而获才叫资产阶级思想。那么,穿花衣服是不是不劳而获呢?当然不是。再说改善人们的生活,包括女青年打扮漂亮些,也是我们向往的事,正如一位先贤所说:革命的理想就是让人们过上理想的生活。所以女青年穿好点也是应当的,不能给人家扣帽子。”他刚说完便得到一片掌声。“不过”他又继续说:“现在我们处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困难时期,我们革命功臣们---党的干部、政府干部、军队干部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过的还是供给制的生活,他们每月只拿到一点津贴费,他们要和人民同甘共苦。在这种现状下,我们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这就是我的回答。”
冯 晶:那第三个条子呢?
刘延杰:这个条子写的是:靠近党团组织是不是拍马屁?李仲城回答说:“这是个误解,一个人要想进步,非靠近组织不可。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自发地在自己头脑中生成,要靠党团组织教育。你不靠近组织,你怎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我们要明辨事非,要纠正这种错误认识。”李仲城的发言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会后这几天,我们已接到十几份入团申请书,说明这个座谈会开得十分成功。
冯 晶:听了你的汇报,我觉得你们在不长的时间内,把团工作做的很有成绩,团总支是满意的。
43收获
皇城根支行 陈晨和李仲城在交谈。
陈 晨:刚接到冯科长电话,通知了几件事。
李仲城:你说
陈 晨:团总支已批准范小丽入团申请了。
李仲城:好啊,这么快。
陈 晨:对你提出的让刘延杰担任团支部副书记一职提议,总支也同意了。还有刘延杰画的那张“踊跃储蓄——为了祖国更美好明天”的招贴画已经被分行批准。分行打算稍加修改,印两万份,再发给全市各单位张贴。分行还决定奖励刘延杰一百万(一百元)元,以资鼓励。
李仲城:这消息真让人高兴。
陈 晨:还有你在青年学习团章座谈会上的发言,也被分行“团结报”登出来了。
李仲城:我没投稿呀?
陈 晨:这是德群诺夫投的稿。
李仲城:什么是德群诺夫?
陈 晨:这是昵称,实际上他叫王德群,是咱支行票据交换专柜的同志。他在业余时间学习俄语,也学习速记,大家戏称他德群诺夫。那天,你发言时,他用速记本记下来,后来又整理成文章寄给分行,真是个人才。冯科长说,“团结报”明天可以送到咱这里。再一件事就是谷玉玲的事。你给冯科长写的那份报告,经领导研究,已经向长春市分行发信了。
李仲城:好,咱们等长春分行回信吧。
44 跌跤
这是一个星期天。按照上级的规定,星期天储蓄业务要照常办理,只不过办公时间是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比平常要缩短了一些。这天储蓄专柜上班人员是李仲城、谷玉玲和刘延杰。由于储蓄宣传的开展,这天办存款的比平日还多,面对这么多储户,李仲城想起了他在各单位收储时的办法。
李仲城:谷大姐,没想到今天储户这么多,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简化一下手续。
谷玉玲:怎么简化?
李仲城:储户的付款办法不变,还是照往常一样办,我们记完账后,到出纳付款专柜付款。收款呢。我想咱三人单独对外,收入的现金等结完账再交出纳,您看怎么样?
谷玉玲:这当然会大大缩短储户等候时间,你在外边收储时,不也这么办的吗?你一个人一个多月收进那么多存款,也没出错,我看可以试试。
李仲城:好,那咱今天就试试。不过您和小刘都没干过出纳,要小心,要慢一点操作。
谷玉玲:好,好。
刘延杰:好,好。
营业开始了。这个单人对外办法效果果然不错,效率提高了,储户等候时间缩短了,还得了两封表扬信。他们三人收进款之后,等柜台上没人时,便把老储户的账页抽出来,把人家存的款记在账页上。对新开的储户,他们把新账页建好。到下班时,轧平账务,把收进的现款汇总交到出纳,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第二天一早,张振江就知道了李仲城试行单人对外收储的事情,他内心顿时欣喜若狂,“好,这是把他挤走的好借口”。恰恰这时,范明浩从总行开会回来。“对,让范明浩出面对付他,免得我得罪人。”想到这儿,张振江立刻去找范明浩。
张振江:范行长您回来了。
范明浩:回来了,会议结束了,有什么事吗?
张振江:您去这几天,咱支行发生了一件大事。
范明浩:什么事?你快说。
张振江:您知道李仲城提的那个“单人对外”建议吧,不是被您否决了吗?可他独断专行,昨天竟然在储蓄专柜实行了,这真是严重的违反总行规定的行为,是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
范明浩:他怎么能这样办呢?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他这么办出什么事没有?有没有错账、错款?
张振江:这我还不清楚。不过,不管有错没错,这种事情在我们支行绝对是不允许的,否则就是我们的失职。必须纠正,必须制止。
范明浩:那你的具体意见呢?
张振江:撤销对他储蓄股临时负责人的任命。
范明浩:那还让他当外勤吧。
张振江:那不成。您想,他要是在储蓄股,谁还能领导他。我的意见是把他退回上级行,别在这里干了。
范明浩:这我不同意。这是一个优秀的小伙子,是个干银行工作的料,不能因为 有这么一点问题就让人家走。何况人家是上级派来的,我们也无权这么做。这样吧,让他到会计股工作去吧。
张振江:这么办也行,但必须把李仲城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报告上级行。
45告别储蓄专柜
范明浩把李仲城找到自己的办公室了解情况,在肯定了李仲城的成绩之后,指出他单人对外试点的问题。之后,委婉提出要他离开储蓄股。
李仲城:好吧。我到会计股吧。
范明浩:好,好,就这么定。
李仲城回到储蓄专柜向大家告辞。
李仲城:我要到会计股去了,向大家告辞。我来这一个多月,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对这突然而至的消息,全专柜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
刘延杰:为什么?你不是干得很好吗?为什么要走?
李仲城:因为我们昨天试行了“单人对外”。
谷玉玲:这算什么事?不是一切都很顺利吗?如果是错误,那我也有一份,因为你和我商量时,我也同意这么办的。
刘延杰:太主观,我有意见,我要向上级反映。
李仲城:我有缺点,这件事事前没有请示,在认识没统一的情况下就进行试点是不对的,我应引以为戒。
李仲城把十个“代发工资”储蓄试点单位的协议和下一步全面推行的规划向边靖泽做了详细交待,然后转身对谷玉玲说:“请代我向你父亲问好并转告他,他嘱托的事行里已同意了,已向长春分行发了查询信,让他安心等待吧。”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储蓄专柜,全专柜的人把目光转向他,大家不约而同站起身来目送他离开储蓄专柜……
这件事边靖泽一句话也没说,他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