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首长陈赓大将非常值得钦佩敬服的英雄前辈,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美谈,弥足珍贵的影音资料和人文轶事,总会让人思绪到那个战火纷飞峥嵘岁月年代。陈赓的故事带着一种遥远的神秘感,许多故事听一次就记了一辈子。性格不会凭空而生,特殊的家庭、特殊的境遇,是生长他浪漫性格的土壤。
首长陈赓大将的一生最富个性、最富传奇色彩、最活跃,别看他眉清目秀,总戴着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可打起仗来,像一只俯冲的鹰,凶猛无比。而随机应变,则是他的拿手好戏。性格豪爽,独当一面的指挥员后,又沉稳更甚,机智犹在。 陈赓是文武双全的儒将,战争经历丰富,基本上许多军史许多著名战役都有他的身影。他也能做政治工作,多次兼任政委职务可备一述。
人常说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陈赓所率部队战绩同样辉煌,经营豫西,建立豫鄂陕解放区;截断陇海路,一直作为中央战略兵团使用;参与淮海、渡江、解放华南西南广大地区。在南昌、广州、昆明这三座著名南方城市战胜入城仪式都有陈赓的身影,在中国两次对外战争中功勋卓著,彪炳史册。
陈赓巧吃“三不沾”
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小河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贺龙、习仲勋、贾拓夫,张宗逊、马明方、王震、张经武,陈赓也从晋南前线赶来参加会议。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提议举行一次会餐,款待从前线来的同志们,饭桌上充满了亲切热烈、欢快轻松的气氛。当厨师把一碗菜放在桌子上时,毛泽东笑着说:“来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是个什么菜?”厨师说:”这个菜也没个什么正经菜名儿,陕北老乡都叫它‘三不沾’,说到底,就是清油炒鸡蛋,因为用油比较多,吃时不沾筷子、不沾碗、不沾嘴,所以取了个菜名叫做‘三不沾’”。
这时,陈赓把鼻子凑到碗边,说:“好香啊!哎,诸位,我给大家说个事,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街头一个饭馆吃饭,正吃着,来了一个讨饭的,你们猜他是怎么要法?”大家笑着摇头,陈赓诡秘地一笑,说:“他过来就冲我碗里‘扑扑’吐了两口,说看你怎么吃,我呢,只好把饭给了他”。然后,他故作惊讶地说:“噢,该死,该死,我是学那讨饭的来着,怎么真吐到碗里了?”毛泽东大笑着说:“好你个陈赓,当年和我抢水喝,现在又想吃独食,想吃你就吃呗,别跟我们大家耍滑头么!”
陈赓笑了,说:“还是主席了解我,那我就尊敬不如从命了。”说着,他就端起碗来,几筷子就把一碗“三不沾”给报销了。
陈赓是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人,也没有什么官架子。他衣着朴素,生活简单,不抽烟、不喝酒,只喜欢喝点茶。但战争年代,要买一点茶叶也不容易,有时候遇到了,警卫员尚小辰给他买半斤回来,却不敢一次就交给他。他一看那么多,肯定要批评警卫员。没有办法,尚小辰只能把半斤茶叶分成几包,每次交给他一小包。他戴眼镜,身高近1.8米,身材魁梧,十分有派,非常随和也非常活跃,爱开玩笑,走到哪里,哪里就笑声一片。陈赓几乎不批评人,也从没见他发过火,但奇怪的是,警卫员们却十分怕他,在他面前从来不敢随随便便。
那时候,我们来自老区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部队就给我们开夜校,搞速成班、速成小学、速成高小、速成初中,陈赓有时间还给我们讲课。有一次还讲到了他救蒋介石的事情,他说不管是谁,背叛人民就要和他斗到底。
破除迷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1949年12月27日,第四兵团继续向广西、云南开进。司令部人员坐上了西江的大木船。正是枯水期,船底在淤泥上发出沙沙声,泥水撞击着昂起的船头,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时,一位参谋慌里慌张地钻进船舱,朝陈赓努努嘴,指指坐在船头的领江人。领江人打着赤膊赤脚,腰间系条红布带,头上扎了红头巾,正在船头点燃一炉香,又焚起黄纸钱,眼睛半开半闭,朝山崖拐弯处的一座小庙膜拜。陈赓瞄了一眼,又专心去听收声机。参谋神秘地问:“司令员,你怎不去管一管?”
“管什么?”
“他迷信!”
陈赓用手掌摸了一下脸上的胡子茬,不在意地笑了一下。
“你看你看,他还抽鸦片!”参谋越说越起劲,爬起身来。“咱们这是军用船,进行南征,我去教育教育他!”
“你回来!”陈赓一把拽住参谋的胳膊,不无挖苦地说:“你别这么革命好不好?你不迷信,还信仰马列主义,你能去领水吗?你不让他抽鸦片,他就像生大病一样,搁了浅,翻了船,你负责?戒鸦片,破除迷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要经过很长时期的教育工作。以后进了城,这类事更多。”
陈赓的一番“连珠炮”把这个参谋逗笑了。
陈赓给袁学凯当红娘,他对袁学凯说:“革命不是不要老婆……”
富有传奇色彩的陈赓大将,是解放军开国将帅中著名的乐天派和幽默调侃大师,就连延安整风当中,当康生别有用心指责他当初不该救蒋介石时,他都能调侃反驳:“哎呀,那不就成全他当了英雄嘛,成了廖仲凯第二……”令终日阴沉着脸的康生也不由地干笑了几声。周总理就曾说过,知识分子出身的将领,他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峰。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率部驰骋在太行山区与日军英勇作战。这期间,他的指挥所曾住在当时洪洞县妇救会主任李喜兰的家中。
还记得《亮剑》中李云龙团团部住在妇救会会长家的情节么?那可不是虚构的。李喜兰的哥哥(民兵队长),后来为掩护八路军伤员宁死不屈而被日军用刺刀活活捅死…战争是异常残酷的。但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陈赓却充满自信,更加热爱生活。这会儿,他又要给部下当红娘了……“崔莺莺”当熊就是房东的女儿李喜兰,而“张生”嘛,他的脸上露出了大孩子般的顽皮笑容:“对,就是他。”
这个“他”,就是时任三八六旅十六团副团长兼太岳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的袁学凯,是1929年参加红军的老同志。他体格高大,相貌堂堂而又勇猛过人。当时已经30多岁了,还未婚娶。陈赓托人把这个打算转告给正在前线作战的袁学凯。
“老袁,给你找个老婆要不要?”来人本想卖个关子。
“不要!”没想到袁学凯的回答出人意料。
“……为什么?”来人一怔。
“革命还没成功,我不想讨老婆。” 颇有名将赵子龙之风……
陈赓听了这个回话,说“好吧,过一阵我自已找他。”
“袁学凯,你为什么不想讨老婆?”几天后,陈赓见到袁学凯辟头就问。
“革命不成功,我不讨老婆。”袁学凯也不含糊。
“你、你这个袁学凯,你还怕革命不成功?”陈赓用了激将法。
“我怕么子,革命早晚要成功!”
“对了么。”陈赓诡秘地笑着:“革命早晚要成功,你早晚都还是要取老婆的嘛,对吧?”
“我……我怕影响不好。”袁学凯找了个理由搪塞着。
“你是29年入伍的老同志,职务、年龄都符合组织上的条件嘛,么子影响不好?同志,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禁欲主义者,革命不是不要老婆嘛……”
于是,在陈赓等上级的关怀下,袁学凯和李喜兰结为了夫妻……
无巧不成书,袁学凯他们刚撤出韩略村的战斗,李喜兰却风尘仆仆的来到16团。
“你怎么来得哩?”袁学凯又惊又喜。因为当时战斗异常残酷,在一起的日子不多,这次去延安也没告诉她。
“上级通知我,说你在这里打仗,叫我来等你一道走。”
“那就一道走吧。”袁学凯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嘀咕着:“要不是刚才打了一仗,你跟我一道走个鬼呀。”
袁学凯想的一点也不错,他们走出不远,日本鬼子就到了,如果日军先于16团到那里,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夫妻是幸运的。陈赓没有这么幸运,他的妻子在敌人的一次“扫荡”中,被日军杀害,牺牲得非常残烈!当噩号传来时,天生乐观的他流下了眼泪,反复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她,并发誓:“我要为她守三年夫道 !”他说到做到,三年不谈婚娶。
以上这些都是袁学凯将军亲口对我讲述的,而且有些是原话。他的爱人李喜兰女士,一直随着将军在军中,直到1998年去世。那时候,我在大院里经常见到她。将军爱人非常贤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