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另外的向都是多面向、多层次的。
例如,了解问题何时“没有”发生、“较少”发生的例外问句,可以如此应用在与同事常有争执的议题上。
“你和同事哪一天没有争吵?那时在聊些什么?是用什么方式沟通?”
如果当事人说每天都会争吵,则可在问其他层次的例外:
“何时争执的情况比较不严重?”
“何时争执的时间比较短?”
或者改问:
“当你用什么方式来跟同事沟通时,他会比较能接受?”
“当你同事用什么方式跟你沟通时,你也比较能听得进去?”
当变换不同向度、词汇时,将催化当事人联想到不同的、被遗忘的例外经验。
《尊重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