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虚冒了军功,杀了巡抚张经,在地方上,名声越发不堪了。
过了几天,浙江各陷落的府县都来禀报:倭寇都已归海,百姓渐次复业。赵文华甚是得意,认为这四十万两银子用在点子上了。他将各路军马调回,又上了一本奏章,汇报自己带领的军士如何奋力杀敌,虽然说他是夸大其词,但是也便宜了众位将士,升官的升官,领赏的领赏。
严嵩也为他在皇帝面前说了很多好话,皇帝又着力赏了很多东西,并让河南、山东、浙江三地的兵马解散各自回省。赵文华奉旨入京领赏,胡宗宪害怕倭寇再次来犯,于是便在沿海郡县又安置了些人马。
此时皇帝酷爱青词,每日都让亲近的大臣和翰林院敬献,又让人去名山采药,重用方士,朝中之事都交给严嵩,一任他处理。这事气坏了林润,他报仇心切,日夜痛恨,只因为严嵩势力庞大,他一个新进的翰林无力对抗。
而朱文炜自从被派遣到杭州抗倭,安顿好姜氏去了河南,也托人给林润寻亲说媒,林润只要求对方是清正人家,对官职大小并无要求。
不料两个月后,朱文炜被赵文华一纸参倒,把个林润差点气死,于是他便开始主动结交朝中权臣,想给自己找帮手,好参倒严嵩,为父报仇。此后他便留心查看,见到上科状元邹应龙升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为人颇为刚直,同在翰林院三个月,从未见他奔走权门。又得知他有个妹妹,现年二十一岁,还没结婚,因此他便托人去与邹家说亲,谁知邹应龙跟他一样的想法,也想为妹子找个正义的丈夫,帮着他一起参严嵩。如今见林润来说亲,他心里却笑道:“一个十八九岁的娃子,侥幸得了个榜眼,能有什么胆气做惊天动地的事?”因此他向媒人推辞道:“舍妹多病,不能入室主持家务,请林榜眼另选名门。”林润求亲被拒,很是生气。
没想到邹应龙家里还有老母亲健在,家人们将林润求亲的事情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把邹应龙大骂一顿,表示很中意林润,让人带话去。可这次林润却以自己是小门小户不敢高攀拒绝,惹得老太太日日寡欢,不思饮食。
林润此举吓得邹应龙又赶紧请媒人去林润家说合,这才将亲事定了下来,择了婚期,皆大欢喜。
过门之后,林润见新妇雅韵多姿、性情聪明,甚是欢喜。婚后去邹家拜访,与邹应龙叙郎舅亲情,彼此甚是合意。过了几个月,林润便向他说明了自己身世,将自己父亲董传策如何被严嵩谋害,自己在清风镇如何得到冷于冰连城璧相助的事情一一告知。邹应龙听罢,拍案大叫:“没想到你是董公的嫡子,真是忠良有后啊!只可惜无缘见识冷于冰这样精通理术的高人。”
林润又说起想要为父亲报仇,参奏严嵩父子的事情。邹应龙说:“我身为言官,目睹豺狼当道,早已是跟权奸势不两立,只是他们父子深受圣上信任,我们一定要选准时机,要是贸然行动,只怕会落得昔日杨继盛老先生和你父亲的下场。只能杀身成仁,却不能为国除害!你我既有心,不如再蛰伏一两年,看看形势如何。”自此之后,两人更是严密配合,日夜打听监视严嵩父子的行为。
一日,两人在闲话,家人来报:户部主事海老爷今早下大狱了,只怕性命难保!并递来一份书信。二人打开看,是户部主事海瑞的奏章的抄本,他大胆地指出目前朝政的弊端,谴责皇帝沉迷修道,并将如今朝政黑暗、国库空虚的原因都归结于皇帝个人。
奏章是昨夜递上去了,皇上看了之后,龙颜大怒,一早便下令“毋令逃去”,速速将他拿下,打入大牢。一内官启奏:“听说海瑞两日前,便备好了棺材,他这么做绝非会逃跑。”海瑞被拿下后,有大臣请奏将他就地正法,皇帝听候默默不语。
邹应龙和林润看了奏章抄本之后,跟家人说:“我知道了,你再去打听下海老爷的下落,然后禀报给我。”家人领命出去。
邹应龙跟林润说道:“此公胆气,可谓古今无双!只是出语触怒君上,让君上颜面俱失。若论人品,真是大丈夫,烈男子!”说罢又长叹:“可惜此公如今的身份,无济于事,奸党也不能除。”
林润说:“我想舍命保奏他,大哥以为如何?”
邹应龙说:“你有信心救下他吗?若是救不出,你也入狱,跟海公同罪,你当如何打算?”
林润说:“若是如此,我便于海公一同赴死,后世自有公论 。”
邹应龙说:“此等见识,只能说是愚忠啊!当日尊父,也是如此,付出了性命也没能为国家锄奸斩恶。当今恶的源头,就是严嵩父子,我们做事,总要把参倒他们放在第一位,而不要莽撞行事,做无畏的牺牲。”一顿劝告,林润便安心静候,以待他时。
再说赵文华一生的功名富贵,都是谄媚严嵩父子而的来,因此一直以来对严嵩父子谄媚逢迎、屈膝跪拜。自从他假冒军功回来,做了宫保尚书,官职于严嵩只差一阶,他自然就觉得自己位尊了,因此对严嵩父子的态度大不如从前,虽说表面还是应承着,但是做事却远远不如之前那样积极了。
这一切严嵩都看在眼里,恼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