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每篇一小感。
(一)读阳小邪一文
从“完美”这个主义切入,倒也是,已经反复看若干拖延症患者说到自己的症状有完美主义的因素在。该作者的解决之法关键点是:重新定义完美。完美≠没有一点瑕疵,是包含不顺利和顺利的,类似太极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完美中也有不完美。
(二)读虫二一文
作者从完成了论文这样的例子开篇,也是好多病友常拖之事啊。她众多经验,令我记忆深刻是有:
①有情况别闷着,要交流。
②“人总是倾向于投射自己的不完美,我还羡慕你脸上没有痘呢”。启发多看到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没有的或失去的。
(三)读大胖一文
本文围绕“番茄工作法”,读到目前,也被多位人提到的方法或工具。这篇让我更清晰,能系统了解和拿起来用。总结几点如下:
(1)出发点及原则:关注成果,Focus(专注、聚焦)。很喜欢他举的例子,关于任务的描述,比如“整理房间 vs 房间焕然一新”、“打电话给爸妈 vs 知道爸妈去哪里旅行”。嘿,想起了smart,但是我反观自己的与目标,也有给父母打电话、准备礼物这种,以为写出了成果,其实还是很笼统的。
(2)要事第一。很更新是关于“要事”的理解有2层含义:①最重要、最有价值的;②最难、最庞大、最不想做的那件事儿。这里的方法提到了:吃青蛙+砸多个番茄。
(3)25+5的5——休息阶段做什么?番茄法我只尝试过几周,所以,他提到休息时候不建议刷微博、微信,很容易超时但是有同样经历体会的。劳逸结合,是为了节奏感。这点我大概需要用用这个方法后才理解吧,或者可以采访下高雪。
(4)小步快跑尽量早&尽量少,像蚕一样一点点吃掉目标。
(5)简化生活。番茄的基本用法:扭启闹钟,干活。然后可逐步增加:记录、回顾、预估等流程。莫期待一口吃成胖子,当感觉工具太复杂,回顾基本。
(四)读李松蔚一文
嘿,李老师的视角不同,看得新鲜起劲儿。提炼其中三点:
(1)拖延的人并不懒。其实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不想做。
(2)**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拖延当成一种太严重的病症,它妨碍到我们变得出色——问题在于,我们真的可以出色吗?而更严肃的问题在于:是什么让我们这么、这么需要变得出色?”**
(3)求证的风险。存在这样的心理:不拖延,等于在求证自己的极限;拖延,也许是成功保护了自己对自己的期许。
(五)读sure一文
本文立意于“我”与战拖的一群人。她说道,在跟这群人一起做事的时候,发现了反映出的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和做事方式,包括她的完美主义最终指向了爱、关系、自己。
这倒是令我想起了六六大顺小组,随着期待的增加,会不会我们也会因各异的性格产生分歧,分歧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我们各自不同的待人接物方式?当然,在一群人中得到了滋养,我立刻想起幸福进化俱乐部。o
其他共鸣点:每个人的气质和特点不同,拖延的成因与解决方式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