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的一部经典作品,豆瓣评分为8.5。
这本书虽不是武志红知名度最高的书(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是《为何家会伤人》),但是这本书成书时间较晚,作者的理论体系得以完善成型。先读这本书,再读作者的其他书籍,对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有很大帮助。
作者的书籍都是围绕着着六个定律从不同侧重点来做心灵咨询分析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重点了解下这六个定律。
1.自我实现或成为自己
按马斯洛的观点,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自我实现是最后的一个心理需要,也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如果我们在生命体验中感觉是主动参与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体验是高兴还是悲伤,我们会感觉到是在做自己。反之,即是被动参与或是别人意志强加的结果,我们会感觉到没在做自己。这会让我们很不舒服。
我的外孙女读初中时不是很上进,一开始我用强势的手段逼她读,比如不给她玩电脑,买了一大堆参考书籍给她等等。结果等来的是她的类似“报复”的结果:我家的引以为豪的那门“传统优秀课程”――英语,她竟然考得最差。痛定思痛后,我意识到是自己的方式不对,因此不急着去干涉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多关心她,多了解她的心理。到了高中,在没人督促的情况下,她的英语有了好转。高考时英语的成绩是所有课程里最高的。从外孙女的转变中我意识到,即使一个未成年人,他也是希望别人尊重他的意愿,喜欢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2.我们天然有一个精神胚胎
按蒙台梭利的观点,人一出生就带着个精神胚胎,这胚胎里藏着他成长的心灵密码,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去解开。所以,带过小孩的妈妈们都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时候,孩子会没完没了地重复做一些事。据我所知,我同事的一个小孩五六岁时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看了不下几十遍。明智的妈妈会理解孩子的这一匪夷所思的行为,而不是直接斥责“有毛病啊”。因为这是孩子的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它反映了孩子成长的需要,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类似这样的一些行为被经常地人为打断,那么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难以逆转的伤害,严重时可能会得“多动症”。
而按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的说法,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的感觉,凡事寻求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所以,别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别急着评判和塑造孩子。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发展。
3.关系胜于一切
一个人在幼年时――一般是六岁前,确立了一个内在模式,这个模式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现实关系的内化,所以,也可称之为“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内在模式中的两者“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同等重要。如果一者过分强于另一者,小孩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杨丽娟事件”中,杨丽娟的“内在小孩”大大强于“内在父母”,所以她只知索取,甚至对于父亲的死,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哀伤。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内在关系模式呢?
一要有爱。
二要有自由。'
三关系要平衡。
四关系要稳定。四者缺一不可。
4.看破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这种认同。
投射和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
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审视自己和对方。
5.幸与不幸,是你自己推动的
我们的心灵,是非理性的。我们通过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尤其是有限的童年时的人生经验――推出一些大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如果我们内心中的大结论是积极乐观的,那么我们聚会在遭遇打击和挫折时努力将事情拉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反之,我们就可能会在遇到阳光和快乐阿有意无意地将事情拉向悲观消极的方向,由此人生很容易成为一种强迫性的重复;童年遭遇了不幸和悲伤,以后就会不断的重复不幸和悲伤;童年拥有幸福和快乐,以后就会不断的重复幸福和快乐。而且,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种强迫性重复中,我们并非被动参与,相反,我们是主动推动了它的发展。
6.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在童年定型,以后的人生就是不断的将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外部的人际关系上的过程。所以,一切可以说是自找的,除非你改变你的内在关系模式。不去别处找答案,不把原因怪罪在父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