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怕写作?
戴海军
写作这个名词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言为心声”的表达。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是千事万难。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叫我吃饭喝酒可以,但要我写篇文章可不行。”写作为什么如此艰难?为什么写篇文章成了某些专业人士的专有名词?这些问题,实在是有必要深入探讨。
是什么让人们对写作畏之如虎?难道写作的道路充满荆棘和陷阱?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作文课,那时候的作文课安排在每周二下午——一整个下午。但是看看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差不多一节课的作文指导后,我们开始自己写作,近两个小时,我愣是没写出几个字。长此下去,我便开始试图逃避,老师收作文本时,我总是说我还没有写好,等到第二天再交。也有的时候是仓促之间挤出一点儿词语,拼凑起来交给老师。每周过完周二才算是真正快乐起来。后来的学习征途虽然仍然周周习作,但也只是应付差事而已,真正得到老师认可的文章很少出现。及至到了现在教书,常常看到许多学生写作时抓耳挠腮,不免心有同感。由此可见,小时候的写作体验留下的阴影是如此之大!
思之再三,怕写作的原因,应该有如下几点:
其一是写作提分难。分数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载体或标准。但分数不能仅仅是评价写作的唯一标准。事实上,数理化在提分方面快,那是因为弄懂一道题,做一类题就迎刃而解,而写作不行,弄懂一类文却不能走通所有文,就一类题材,能写好一篇好文章就不错了。显然不能就另一类题材写出同样标准的好文章。所以这当然是难了,所以很多人诟病中高考一篇文章定生死的做法。
其二,写作太辛苦。过去说写作是“爬格子”,现在是“敲键盘”,但无论怎样写出来的文章,自己欣赏可以,但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却不容易。及至要得到某些期刊编辑的慧眼识珠,又更不容易。于是这固然又增加了写作的难度,让人视写作如畏途。
其三,写作收益低。就我个人而言,写作除了能偶尔愉悦身心、孤芳自赏之外,余皆看不到什么。因为你写的东西只能类似于笔记,既不能出版,也不能得到认可,自然也不能得到相关评价鉴定部门的认可,因为人家认定的是CN刊号,并不看重文字内里的真正价值。
其四,写作用不上。领导们不必用,因为他们办事有秘书,不必事事躬亲。而普通人更用不上,他们除了交个年终总结能用上,估计其余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实在是鸡肋,不必用,实在是无用武之地。这样一分析,似乎笔者的分析就进了死胡同,国家教育序列中,从小学到高中、大学十几年的教育,可是说花了极大的力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什么用不上呢?这不是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吗?
这就不得不说说写作的功能了。
写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吗?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借助语言,如果说把它记录在纸上,变成书面语言,就是写作。这包括“便条、请假条、报告”等公文体裁,也包括“总结、事实陈述”等,这是一个层次;而“诗词歌赋”则是交流沟通的另一个层次。我比较喜欢歌词。人们之所以传唱并琅琅上口,那是因为通过歌词,许多人达到了心灵的相通、性情的和谐。这样一来,写作成了必要的工具,这就是语文的交际功能。所以,只要能把事情说清楚,就是一篇好文章,就可以说明该同志的语文水平合格了,而不必苛求“繁华似锦”,“动人心弦”,因为那是专业作家、词作家、散文家和诗人的事情。更因为如此,各级各类的考试评价就值得商榷了,不能用评价作家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否则写作的路就必然越走越窄,直至走进死胡同。
其次,就个体而言,思维的整理必须借助语言。今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写下来;明天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再写下来。前后对照,上下比较,长此以往,人的思辨能力自然会增强。因此写作可以看作是本我和自我的交流沟通。许多著名人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们通过写日记将每日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平静。人们在不断思索中发现规律以及现象背后的秘密,找到实现创新创造的可能。慢慢的,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显著增强了。
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已经实现了大跨度的进步,比起几十年前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追赶的过程,也是有目标的过程,但是下一步要超越,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那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由此看来,写作竟然也能为“创新中国”贡献力量。
总结而言,写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交流。无论是与他人,还是与自我交流,都是写作固有的使命,没有必要将之神话般上升到遥不可及的程度。这样一来,写作作为一种时时刻刻都可进行、君民人等皆可操刀的创新创造的行为,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阅读受众的众寡悬殊之分。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写作平民化、平视化、平常化,不必用畸型的标准来套用他,那么写作之难的樊篱可以自然破除,束缚心灵的写作镣铐可豁然打开,如此,写作可以和吃饭、睡觉、说话一样正常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