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反思随笔
文/曹永兵
艺术审美是难的,也是高雅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统编教材,第四单元开辟了关于文学艺术审美的课文。其中涉及的四篇课文,三篇都是新选入的。这些文章,或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或阐释美学观念,思想性和艺术之美融合统一。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可我要说,美是难的,欣赏起来有难度。开学伊始,我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完成了第四单元的教学,虽然如此,可我对这些课并不感到轻松,并且因为意犹未尽或者说上的不尽人意而长时间耿耿于怀。
为了上好这些课,从备课之初,我就犯了难,感到不轻松。首先,我得先去阅读消化这些文章,搞清楚一些文学艺术的概念,诸如意境、意匠、想象等。明白什么是艺术,艺术产生的渊源。19年前我上大学,在中文系里,我必修了《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等内容。其中印象最深的“文艺理论”,我的老师杨明琪先生,从情感感受角度论文艺,他说,文艺是表达审美看感受,从而呼唤美的工具,是人知、情、意的统一。至于文艺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人从模仿中能得到快感。马克思认为文艺起源于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用歌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文艺。今天上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一文,叶老在文章开头就谈到了文艺的起源问题,并且阐释了文字和文艺之间的关系。“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到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还告诉我们,读者阅读文字,不在文字本身,而是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应该驱遣我们的想象。
十几年前,我读过两位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作品,然现在已经是“得意忘言”了。朱光潜的《无言之美》谈到美学问题。涉及到言与意的关系,言不及义,言不尽意,然“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朱光潜语)这让我想到《红楼梦》宝玉挨打后林黛玉去探望他的情境。自己心爱的人挨打了,她没有向别人那样聒噪的去安慰和怜悯。而是坐在宝玉床头掩面啜泣,一句话都没说,临走时回头一句“你从此改了吧”几个字已经让贾宝玉声泪俱下,明白了卿卿心意,这辈子注定以心相许。我以前不懂,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让宝玉欲罢不能,现在看来,留着不说,内心的爱就越炽热。
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从诗词的意境,谈到山水画的意境。我第一次明白了,山水国画也讲意境和情感,意匠和意境的关系。也明白了我的老师说的文艺是知、情、意的统一。这些课文的探究,也让我感受到艺术的高雅,体会到了审美愉悦。
问题是把这些知识和学生探讨,就需要学生做大量的预习工作,了解许多许多生活中的常识,知道简单的美学知识,有一定的文学鉴赏的能力和方法。否则,探究不透彻,有可能还会纠缠在课文里说不清楚。我庆幸我大学时候没有荒废学业,还读了一些书,还写过一些文字。因此,我感觉我的知识沉淀还是有的,我还更应该继续努力学习,不至于是自己停留在表面上,让自己的精神空虚,生活虚度。
曹永兵,西安市北城学校教师。年已不惑,虚度光阴。喜欢写作,喜欢给学生上课。散文杂感汇集成册《为爱走来》,2018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