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一、导入新课

简单介绍诗人曹操及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提出问题:《短歌行》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忧”字,诗人为何而“忧”?引导学生在进行自由诵读后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学习主题是去了解作者为何要为人生苦短和贤才难得而“忧”。板书整理。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诵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引出课程内容。书写板书。

结合注释自由诵读文本,思考并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明确学习内容。


二、分析文本

1.首先,让学生再读诗歌,找出文中描写“人生苦短”的句子,明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多媒体展示。向学生翻译并讲解“当”、“几何”的意思。提出问题:首句设问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在欢乐中思忧是为了暗示时间过得太快怕来不及有所作为,也巧妙地劝说人才赶快到自己这里来施展抱负。

进行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设问的深层作用。

理解并记录重难点翻译,思考首句设问的作用。

引导学生从重难点分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找出描写“贤才难得”的句子,明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多媒体展示,翻译并分析重难点字词,分析其中出现的借代、用典、比兴,明确作者对贤才的渴求。

进行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理解暗含的作者对贤才的渴求。

理解并记录重点,积极思考修辞手法的用法和作用。

抓住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修辞的用法和作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修辞方法的使用。




3.让学生带着理解再读全诗,提出问题:诗人觉得人生苦短,渴求贤才的到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志向?明确:功业未就,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伟大志向。完善板书。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的情感。

诵读全诗,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诗歌表层的情感体会作者深层的情感,加强理解。


三、总结文本

1.提出问题:既然全诗都是忧愁,那么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为什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教室进行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分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带领学生深入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2.归纳学生的回答,带领学生总结作者为何而忧。分析重点字“忧”,由此引出诗人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志向,诗人的忧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应人生苦短,才渴求贤才,进而建功立业。

归纳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忧”字理解这首诗的情感。

回答问题,积极思考。

分析重点字,让学生更容易抓住诗歌的重点和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曹操为建功立业而“忧”,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有很多人为了物质上的或者危害他人的个人利益为“忧”,那我们应该为何而“忧”?

讲解曹操的“忧”,周总理的“忧”和其他人的“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该为何而“忧”。

思考自己应该为何而“忧”。

通过文本的理解拓展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思考,也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以“我该为何而忧”为主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认真批阅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

巩固所学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