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是我公开课讲授的篇目。既然是公开课,当然要与常规课有所区别。我一直努力做到的三点是: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广。
本着这些原则,我查阅大量资料、教案,以确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曹操的《短歌行》,在内容理解上不难。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他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豪情。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忧”。表现为人生三忧。一忧人生苦短;二忧贤才难得;三忧功业未就。为了表现“忧”,他使用了比喻、用典、抒情、言志等手法。我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这些展开。拓展探究主要是,展示历史上人物给曹操下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让学生写“曹公我想对你说”。
我的教学步骤,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林俊杰的歌曲《曹操》导入,简单介绍写作背景;第二环节:读出感情。具体做法,先正字音,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三分钟后,点人起来示范朗读,点评。自然引出感情基调:忧。前两个环节,安排10分钟。第三环节:品出忧愁。让学生讨论,曹操为何而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时间估计20分钟。第四环节:悟出表现手法。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忧”。时间10分钟。第五环节:拓展探究。5分钟。
上周在8、12班试讲。第一次是在8班,课堂氛围好,学生踊跃发言。出问题的环节在第三“忧”,不少学生回答壮志难酬。在这首诗里,说壮志难酬,不太准确。所以,我一直在引导,学生想不出来,他们着急,我最后给出答案。这个环节引导不好,有个学生回答好,点评不到位。第四环节、第五环节都顺利。
组长王妍老师指出课堂存在的问题:一、对诗歌内容的重点难点没指导;二、第二环节有些地方纠缠几次,显得有些乱。她进而指出整体思路清晰。接着到12班试讲,在第三环节,有三个学生回答问题,答出三个忧愁。我没再点人,就归纳总结三个忧愁。然后直接过渡到第四环节,重点分析用了何种手法,效果如何,表达了什么。学生发言,不完善的地方,我在重点的地方讲解。拓展环节,我换成了探究对象。改为:如果你是当时还没有决定去向的贤才,看了这首诗,你愿意投奔曹操吗?让学生辩论激烈,效果不错。
第二次试讲课堂的重点转移到对诗歌手法的赏析。拓展探究,费时8分钟。
听课的王妍老师、廖老师肯定了这堂课,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高。他们觉得,这样改,思路清晰了,但是教学的重点却变成了赏析手法和效果。我也觉得这方面也是个问题。诗歌的内容和手法不能截然分开,要么截然分开,要么一起讨论这两个大问题。
她们建议我,利用板书改变这个矛盾。学生答出人生苦短等,让他们指出哪些句子体现了,然后写到黑板上。五六个学生发言,三忧,句子基本就出来。我再归纳总结。
顺势问学生,这些句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品读、分析,顺理成章。
拓展环节,她们建议去掉比较的诗歌,直接说曹操的《短歌行》,体现了巨人忧愁。他的“忧”不是那种消极的忧愁,而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情怀,是英雄雄强气魄的体现。进而拓展辩论的问题,最后以写”曹公,我想对你说”结束全诗。如此,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训练。
诗歌讲求多读,在读中品味情感。下次讲,环节不变,增加读的形式,齐读、自由读、示范读、男女混读、老师示范读等。在诗歌内容上,注重点拨,讲清重难点。设计好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