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傅雷家庭信件整编成的书,其中主要是傅聪和其父母的对话,浓浓父子亲情孕育其中,叫人感慨万千,也引导我,改变平时与父母相处时的态度,在细节之上看到更多的东西。
从楼适夷的序中,我能看出在傅聪还很小的时候,傅雷老先生不仅扮演一个严厉的,负责的父亲的身份,还要做一个自己编课程的,自己教的老师,他在傅聪的学习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也是严厉至极,甚至可以用严苛来形容,以至于楼适夷先生都对他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以为然,其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严师出高徒,从这里的眼里,和后来傅聪出国后的鼓励与关切,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望子成龙的急切与期待,他将这些期待蕴于言行之中,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引导他们。
在傅聪刚出国时,他写个儿子的心中提到,自从傅聪走后,日思夜想,夜不能寐,食之无味,当真是寝食难安,可还是放手让他走了出去,怕傅聪嫌烦,连写信都要等待“恰当的时机”,此处更是将他对儿子的喜爱,依恋,但又期待儿子的成长表现的淋漓尽致,哪个父母不想子女的陪伴,但是雏鹰的成长需要挫折,更需要放手,让他去汲取更高的文化艺术,去锻炼自己,褪去稚嫩,迎接时代的浪潮。
在平时的信件中,一句句的叮嘱,问候,乐理开始没有?忙得如何?学俄语不能太快……这些都是对其的关爱与呵护,对他的叮嘱也是一种期待与监督,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但是想想他在远方努力着,自己就心满意足,这是怎样一种情怀呢?除却父母还有谁能对自己如此,没有一句话是描述傅雷对自己儿子的情感的,但是字里行间都是情。
在傅聪没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是,傅雷先生会点出他哪些方面做的不错,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他还告诫儿子,学术第一,爱情第二,自己在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都没有停止过对学术的追求,由此更是体现了,傅雷先生做学问的毅力和对儿子的期待,可以看出,他的学术成就绝非偶然,而是他长期追求出来的,这是给孩子引领一个正确的方向,我认为,这是他在教导人方面最成功的地方,因为,一个人最大的动力一定来源于自身,只有激发出他的动力,引导对了方向,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傅雷先生一身作则的一个例子,他先鼓励了傅聪,然后点明他的不足,最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做法和切身经历,为他做参考,教子之心,当真是用心良苦。
其母也是经常给傅聪鼓励,事业上,甚至情感上,她给傅聪讲述自己与傅雷相识相爱的事情,提点他在情感上的事,也告诫他年轻时不必多想,正所谓大丈夫何患无妻,也经常会表现出在收到儿子信后欣喜若狂的样子,体现对儿子的思恋,但是信中还是以鼓励与教导偏多,父母二人也经常与儿子傅聪分享自己的生活状况与经历,如:除了十小时半以外的经常工作,再要看书,不但时间不够,头脑也吃不消了。
相较于傅雷在学术上的鼓励与监督,其母亲主要是关注着他的生活琐事,给人一种亲切,犹如在家的感觉,她会教他衣着礼仪,行为举止等,比如大衣要与围巾一起脱在换衣间,手插在上衣口袋要比插在裤子口袋里更礼貌……
他们还会争论此时国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是新的科技还是精神层次的某些东西,傅雷认为,现在国外很多人都洋化了,有洋房洋车,但是在他们脑海里还是有很多封建化的东西,至今未能抹除,傅聪也认为中国人很聪明,有很强的灵性,有很高的质疑精神,但是这不是科学,只是凭借本能的怀疑。这是傅雷在教导儿子国情,国家需要什么,这才是正在重要的,不管自身如何,都是祖国的一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要求傅聪回来时,朋友多番劝导,说可能有危险,要等一段时间,但是傅聪并没有,我想这是对国家的一种信任,更是傅雷在家教方面的杰出之处,漂流数十载,依然不忘孕育自己的故土,对这里满怀希望,这片故土也没有辜负他,傅雷夫妇的冤情得以昭雪。
这是一本十分好的书,字里行间透着亲情,子女看会感激父母,父母看可以学习如何教导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