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始学习戎华刚和张英丽教授编写的《学位论文写作指导》。缺的东西太多,一点点补起来吧。
第一章讲的是问题、选题与标题设计,我今天读的是第一节问题与问题意识。
我总说我最缺乏的是问题意识,尤其是在听评专家讲座时,我更多的是全盘接纳,没有想过是什么,为什么,哪些不对。上次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事件”,彩琴老师就告诉我,要批评地接收你所读到的、听到的观点,更要和你自己的已知结合,形成自己的图式,而不是人云亦云。
想了解问题意识,就要先搞清楚问题是什么;想搞清楚问题是什么,你得先明白问题不是什么。这也是逆向设计的思考方式,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再确定自己的行动路径。
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话题都不是问题。
这中间的关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引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有14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这14个学科门类之下包括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学科门类中分有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的一级学科),之下是二级学科,之下分不同的研究方向,再之下分出不同的研究领域,再分出不同的研究主题,又分出不同的研究话题。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话题都不是研究问题。
那研究问题是什么?
这里作者给我们示范了非常好的文献综述的方法。文献综述要先综再述,围绕着问题是什么,搜索已知的文献,从文献中摘取出有效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述评,最终梳理出自己对概念的解读。
学位论文中会用到这样的表达来引出自己的述评:作者对问题的解释是……,这提醒我们……,由此可知……换言之……,在作者看来……。
在文献述评部分,如果想指出关于某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与不足,可以这样表述:“就笔者视野所及,关于……的研究,在……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作者通过文献综述形成了自己的概念解读:一个具体的、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真实存在的、需要予以解决的疑难(困惑、困扰、麻烦等)。
这个解释有这样的含义:问题是疑难;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问题的解决有意义(价值);问题的明确具体的。
问题是疑难:问题有大小——研究中我们要以小的问题为切入口,太大、太泛不好说清楚;疑难也有对象之别,对某人或某群体的疑难对其他人或群体可能就不是疑难,所以你的研究适用的某一群体。
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是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就是创新,但通常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包含很多方面,人们对问题本身的认识不一致、人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或还未找到原因、问题解决的效果不佳等。换言之,同样的解决方案放到你自己的环境中是否适用是需要验证并改进的,这也可以作为问题来研究。
问题是具体明确的:对学位论文来说,选题宽泛、模糊,好选但难写;选题明确、具体,难找但好写。选题宽泛、模糊的,你的研究问题不明确,问题一大堆、原因一大堆、对策一大堆,他们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选题明确、具体的,写作中比较好把握。我的理解是研究问题就像是一根竹签,把论文写作的各个部分的“山楂”——研究的现状、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等,串成了“糖葫芦”,这个“糖葫芦”就是一篇合格的论文。所以研究问题是这篇论文的魂,只有找对了研究问题,这个论文才有了依托。
问题意识是什么?
研究生要具有问题意识是指你要知道学位论文是对问题进行研究,不是对领域、主题或话题进行研究。
问题意识体现在选题(题目)上、论文结构中以及论文的论证里。
选题(题目)中要体现出问题意识,可以明示,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研究》中,研究问题为“课堂教学低效”;也可以暗示,如《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实现机制研究》中,研究问题是教育惩戒权没有实现或没有很好地实现。
论文结构要以问题为中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问题就是主线,是论文的魂。写一篇论文,要先确定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然后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对你的问题解决可以有哪些指导;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目前的现状;分析现状出现的原因,并根据经验(文献、专家等的指导)指导实践,最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问题意识体现在论文的论证里。这点就是彩琴老师跟我说的,你的问题解决方式是不是有效的,这需要进行论证。可以是学生的调研结果,可以是教师同行的调研结果,也可以是教育管理者的肯定。这些需要数据来进行支撑。
所以,作者提出:学位论文要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意识体现于论文研究全过程。选题要找一个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结构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论证围绕问题进行,要提出论点,给出论据并经由分析推理(论证过程)得出结论。
9页的书,理出来的是纯纯的干货。短板终是需要一点点去填充的。没有作茧自缚的煎熬,哪有化茧成蝶的绽放。一点点去啃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