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年一度的大事,不管身在哪里,不管在做什么事情,只要可以回家就一定要回去,与家人团聚。而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放鞭炮也就成为增添气氛的有效手段。据统计因为放鞭炮产生大量的粉尘,使得环境指数下降,雾霾天席卷了很多地方。然而,我们需要说的不是雾霾,而是那些互联网“雾霾”,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假象。因为我们容易被表象所欺骗,所以笔者暂且称他们为互联网“雾霾”。
一、红包大战
在过去的三年里,互联网红包大战在春节期间最激烈,而大战各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赚足了人气,这可比平常蹭热点来的实惠多了。然而,在庞大的用户基数的前提之下,注定了就算是再有钱的企业也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胃口。1.66亿人去分两亿的红包,最终大多数人还是一块、两块,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的敬业福终于集齐了。
其实,今年支付宝还敢玩集福活动的确很厉害,不论反响如何,再一次抓住了用户的痛点,从这点来说支付宝的集福卡活动就是成功的。而QQ的AR+LBS红包也有着不少人的关注,然而,在红包大战的背后呢,你是否发现这一场活动其实另有目的。
首先,以集福卡还大家一个敬业福为标语吸引人们的注意,然后,将幅卡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敬业福不会全部出来,只会有一部分。最后两天大量放出敬业福卡和万能福卡,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用户集成五福卡,分享的是集合成功时的喜悦。
然而,用户们万万想不到的是为了几块钱而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集成五福卡,这可以说是一种营销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广告”的绑架?
支付宝的目的算是达到了,最终抽奖之后支付宝说:明年的集五福还约吗?
QQ推出的刷屏抽奖品的活动获奖概率要高很多,不过毕竟是优惠券,带有强烈的广告推广性质。在这一层现实的笼盖之下,拨开“雾霾”的面纱,我们发现商业的本质体现的是如此淋漓尽致。
二、“雾霾”怎么治?
互联网诞生了许多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其最核心的就是把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的速度加快,促进国民消费。
清理雾霾就需要从根本的源头出发,而互联网“雾霾”本身就是一种伪装,用户需要去识别一个个互联网概念的外衣,不被忽悠,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保持自我不被侵蚀。
春节只是他们针对的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还有很多的节日,而这些是否会成为被互联网利用的地方呢?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互联网不好,或者是人们以此来获得关注的手段,但是当营销手段被蒙上一层面纱,就如“雾霾”隔离在人与人之间,呼吸进去难受异常,同时还会使得视力范围受限。
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多的是他无限的可拓展创新的能力,那些“雾霾”的伪装,也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