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看书。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曾把语文课本当做课外书看得津津有味。后来年纪大了些,家里环境逐渐变好,父母开始买各种故事书给我,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看了不少。
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学五年级,某一天去一个亲戚家作客,见到一本陈旧的琼瑶小说《雪珂》,当时闲着没事干,心想用它来打发时间也好。没想到一读下去,竟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舍不得把书还回去。亲戚说,这书她不看的了,我喜欢的话可以拿回家看。我高兴得如获至宝,把书带回来后废寝忘食地看,两天就把它看完了。看完以后,我还想看琼瑶其他小说,可惜,我那个亲戚手中的琼瑶小说除了一本《雪珂》,没别的了。我想叫父母帮忙买,然而,父母说,这是没有营养的闲书,读这种书就是浪费时间。我拗不过他们,只好作罢。当年的我,觉得琼瑶写的《雪珂》非常感人,把这本书反复看了好多遍(另一个原因是父母不给我买琼瑶的其他作品,我只有这一本可以看)。到了初中时,我学习写小说,曾模仿过琼瑶的文风。
到了初中,我开始有自己的零花钱,买过一本琼瑶的《梅花烙》。看完这本以后,我突然间发觉,自己对琼瑶的小说已经失去兴趣,从此再没读过她的书。初中时开始学历史,我觉得中国的历史非常有趣,在图书馆借了许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深刻记得,那时候很喜欢看清朝历史,什么《慈禧小传》、《清十二帝疑案》、《后妃传》等看得津津有味,对宫廷八卦,比如同治皇帝与他的后妃之间的故事、光绪皇帝的爱情故事等知道得比其他同学还要多。那时候喜欢清朝历史的原因,是我的历史老师上课非常有趣,经常在课堂上讲课本上没有的历史事件。在她的引导下,我利用课外时间不断涉猎历史的海洋。
初中时除了看历史,文学类的书籍我看得最深入的,是《三国演义》。对这本书的喜爱,源于每天中午12点起,电台播出的粤语讲古。初中年代,网络不如今天这么发达,大家的业余生活除了看电视节目,就是打开收音机听电台节目。每天中午12点,由已故讲古大师张悦楷播讲的《三国演义》准时出现,大师形象生动的讲古风格把书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讲活了,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然而,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讲古,若想继续收听接下去的内容,必须等到第二天。而且,万一某一天中午没空错过了一集,是没得补的。记得某一天周日,故事讲到吴蜀彝陵大战,东吴陆逊拜大将,正当我在想着陆逊将会用哪些策略击退刘备,时间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故事在最精彩的时刻戛然而止,这是无法忍受的!偏偏第二天中午是上学的时间,我没空继续收听讲古。于是,为了马上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当天下午我跑去书店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原著。后来,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被我反复读了许多遍。
高中时,网络文学兴起,各路网文作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走进大众的视野。在众多网络作家中,我首先喜欢上的,是沧月。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觉写武侠小说,令人耳目一新,迅速俘获了大量少男少女的心。高中时的自己最多愁善感,读沧月的小说产生了不少共鸣。于是,高中三年间把她的小说全部读完了。沧月的小说,我最喜欢听雪楼系列,看了很多遍。
进入大学,对沧月的喜爱逐渐不如高中时那么强烈,其他作家逐渐进入自己的视野,比如蔡骏,安意如,大学期间很喜欢这二人的作品。
而今大学毕业多年,工作之余,依然喜欢看历史类书籍,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三国志》,《战国策》等。我现在看历史,不仅仅想了解历史事件的各种细节,还会去思考导致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思考的次数一多,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 除了看历史类书籍,还很喜欢看古诗词方面的书,《诗经》,《王维集》,《南唐二主词》,《饮水词》等是我经常翻看的。现代人工作繁忙,忙碌的生活容易身心疲惫。此时,读读古诗词能令疲劳的心灵得到释放,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