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马小清老师:
➢ 婚姻家庭咨询师
➢ 国际心理咨询师
➢ 美国正面教育注册讲师
现任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开展心理个案咨询数百例
如何培养孩子,是每位都会关注的问题。拿现在特别流行的一句话:“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作为父母的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就是你的缩影,而身为父母的你,就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呢?
马老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怎么做一个懂行的父母?
资深HR出身的马老师给出了一个公式来考量一个职位存在的意义
位 岗位职责 能力知识
母亲 衣、食…… 学习补充
父亲 拓展 …… 有效陪伴
父母亲的职业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这是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父母分工协同照顾孩子时的倾向性。马老师在说明父母职位的时候举了这样的例子:妈妈在挑选衣服时,是根据什么标准来的呢?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有没有考虑到安全性等等。爸爸在孩子上学后接触社会时,有没有带领孩子拓展人际交往圈呢?
(在马老师后面的例子里还曾经提到过这个公式,小编认为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自我分析,自我职业规划)
我们在培养孩子之前首先是要建立与孩子的亲密关系的,如果你和孩子没有正常的沟通,相互之间不信任,是没有办法谈培养的。而亲子关系的好坏是由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的。所以在进入正题之前马老师帮助大家理顺了一下如何培养亲密关系。
首先需要互相理解,尤其是在妻子很困难的三个人生阶段——孕期、产期、哺乳期——丈夫是需要特别呵护的。很多关系的裂痕是出现在这几个时期,因为妻子在这几个时候生理上转换所带来的心理不适会影响之前建立好的夫妻沟通模式,所以丈夫在这时需要觉察妻子的不适,给出积极主动的回应。这样夫妻之间幸福指数都会升高。
和孩子的沟通也很重要,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看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位善于沟通的父亲,为什么呢?因为父爱如山呀,父亲就是他的靠山!有靠山的人内心能不强大吗?
我们在培养孩子时,培养的是什么呢?
是能力。是情商所在,智商之外的能力。
培养孩子七大能力
一.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
简单来讲,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如果感知力不够,对自己妄自菲薄,可能将来会走很多弯路。会花掉很多精力去回到原本的轨道上。前一段时间听过一个很好的说法,你要感恩人生路上遇到所有的人和事,无论好坏,它都是在推你到原本的轨道。那么如果我们提高了对自身认知的能力是不是就可以按照原定轨道运行了呢?
那么如何提高这种能力?
和你的孩子共同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感知自我能力,进而增强感知力。
二.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感知力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重要关系中的贡献,既角色感。
角色感混乱可是很容易制造矛盾的,假如丈夫总是在婆媳之间扮演儿子,妻子势必会觉得委屈,那么婆媳关系必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其实丈夫有很多角色,丈夫,儿子,父亲,需要分清场合使用正确的角色去处理问题。同样我们的孩子也会有很多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孩子。当你生病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那个照顾你的人,你只需要放下你的角色,接受他对你好,然后告诉他,你是多么需要他的照顾,感谢他的照顾就可以了。
当孩子被需要时,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会帮助他们提高在重要关系中的感知力。
三.在生活中的力量的感知力
也就是一个人的影响力。我们在和外界交流的时候,外界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呈现出你真实的样子,而这时你就能感觉到你的力量。
四.自省能力
一日三省吾身,
省,是理解个人情绪。
我们一天要多次的察觉自我情绪,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自律。
就像踢猫效应一样,爸爸遇到不顺心的事数落了妈妈,妈妈被数落情绪不好看到儿子就开始唠叨发泄自己的情绪,儿子被数落心情也不好就抬脚踢猫,结果猫跑出去撞死啦。情绪是能传递的。所以,察觉自己的情绪很重要,不然这种坏的传递会向能力弱的人那里。
五.人际沟通能力
对于孩子允许是最大的尊重,允许也不等同于不要求。
和孩子沟通是一门学问
六.整体把握能力
培养全局观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孩子是我们天然的老师,他们在两岁时就会有强烈的秩序感。大家称只为可怕的两岁,其实是定义给大人的。因为我们大人擅长破坏秩序。
这是培养孩子合作精神的很好的能力。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所以人的利益都需要被关注,需求是相互满足的。
七.判断能力
首先,适宜的价值观的建立。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价值观呢?回到第一条,提高自我感知力,让孩子很好一起并肩作战,他越能感知到自我能力,当他有了价值,就容易建立价值观啦。当孩子体验到价值感时会质疑家长的某些想法,这时请您不要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因为家是不讲输赢的,一旦分出胜负,那么这个家就真的输了。
其次是归属感
我们作为家长怎么才能给孩子归属感呢?那就是给他无条件地爱。
真诚地去爱他,告诉他,“我爱你,不因为任何事,不因为你是任何人”
把孩子做比较特别伤害孩子的归属感。
谈完了七个能力,老师又补充了和孩子沟通时的原则。
和善而坚定
孩子就像风筝,他可以天马行空,而风筝线必须在我们手中。
做法如下:
1.了解孩子的感受,而且一定要确认孩子的感受。
2.表示同情,却不是宽恕
3.问他自己的想法
4.关注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