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相见恨晚
希望应该在某个时刻遇见
在很久之后终于来到
洗尽铅华风霜初染的容颜
半面遗憾如果当初
半面庆幸还好现在
如果没有一路走来
又如何际会
恨晚,却感恩相见
机缘巧合,某天晚上刷手机,看到简书达人彭小六的一篇长文,里面推荐了关于阅读的书籍,就偶遇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所以感谢每个乐于分享的人,如彭小六,中肯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了在网络另一端的很多人,这许多人里面,不知道有谁会因为这种分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改变。而我,接受了这份分享的礼物也试图继续传递下去。 分享,是一种美德。受教,也是一种美德。
“受教或是能学习是一种极为主动的美德。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或许他可以受训练,却不能受教。”
——摘自《如何阅读一本书》
所以也感谢现在的我,能在琐碎的家庭、工作中抽出时间,像个小学生一样受教学习,重拾对读书、学习、生命等这些跳离世俗概念的探究,认真的生活,也算一种自我尊重了。
跑题回来。 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正如本书的译者郝明义在《译序》中所说:
“一气读完,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以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则感触则是,何其有幸。……”
如此同感。事实上,我一直是一个读书的乖乖派,对任何拿到我面前的书,都像面对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师,觉得接下来我要读书的内容,是神圣不容怀疑的。我怀着虔诚而敬畏的心,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字,因为我小心翼翼的揣度,那个字有可能是大师暗藏的线索,当然也有可能是老师考试出题的重点,一脸呵呵,怕了考试。
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每拿到一本书,从来都是从头开始逐字逐句的抠字眼式的阅读。 而《如何阅读一本书》从一开始提出的各种阅读理念,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阅读的认知,我开始反省:我真的会阅读吗?
【阅读层次】
很羞愧的说,对比作者提出的四种阅读层次”基础阅读 >检索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我以往的阅读,基本上都停留在了“基础阅读”层次,偶有稍高层次的阅读,也都是被动的、自发的状态,完全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
以往读过的书再多,零散的残存在大脑中,随着在记忆中淡化,变得难以调取和使用。就像《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洪镇洙,曾经在7年里读了2500本书,没有任何作用。
浅层次的读书,就像是吃了自身不能消化的食物,只是品尝了其中的味道,经过身体,并没有被消化吸收成营养,排出体外,只记得味道,但究竟这食物对身体有什么益处?不过是对人说起来,算是“我吃过”的一种谈资而已。
【快速阅读】
不舍得放弃书中的每个角落,字斟句酌的研究书中的每一句话,书读到最后一页,就算是认真的读完这本书了吗?
想想以往“认真”读完的每一本书,真的为我所用了吗,真的吸收成自己的知识了吗?
现在图书出版的商业化,各种书籍蜂拥而至,挤破头皮想要分得你的阅读流量,而你就是真的4G无限量吗?阅读时间精力有限,快速阅读才是将阅读“流量”效益最大化的神器。
书中快速阅读的概念,并不是速读方法的训练。
“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但这不只是因为你读的速度快——虽然你真的读得很快——而是因为在检视阅读时,你只读书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用一种不同方式来读,不一样的目标来读。”
所读的书中某个段落太过难懂,或者书太厚给人以焦虑感,读书中途放弃。
有些书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了,才发现根本不值一读。
错过和错误过,都是读书成本的浪费。 学会第二层次检索阅读的快速阅读方法,是防“错”最佳策略。
【关键字/句】
关键字/句是第三层次分析阅读的核心。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里,关键词是重要的要素。只有找对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归类和建立正确的思维联系。
在阅读中,关键字/句是对读书内容理解的金钥匙,它开启了读者对作者进行理解的大门。
【主题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写大学毕业论文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就某个专题圈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书目进行主题阅读和创作。
主题阅读是一种综合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复运用检索阅读和分析阅读,同时围绕主题进行有重点,有目的阅读,并通过阅读进行最终的主题创作,真正实现读书为我所用。
以上,对这本阅读经典,不能再简陋的一点分享。书中的内容,我也不必整理。一位精通阅读的大师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和思路,会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单看目录和重点标题都会受益匪浅。
《如何阅读一本书》,1940年创作,1972年重编,2004年译成中文,2018年来到我面前,相见恨晚,所幸我还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