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获取,最关键的环节应该是如何内化、吸收。目前的教学中却仍然是在思考如何教,如何教会?比如今天看见的、之后会被挪到初中的方程,一道题两个等量关系,一共128,甲是乙的3倍,老师用第一个等量关系来列式,第二个等量关系来是个未知数,然后集中讲解解方程,4X=128,因为X是乘数,所以用积除以另一个乘数。
老师一点没有教错,但确实是只讲了一点。这道题,方程列法会根据对等量关系的不同选择,列出不同的方程;解法是不是也需要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呢?而解题方法除了方程是不是还可以用算数方法呢?
知识的获取,最关键的环节应该是如何内化、吸收。目前的教学中却仍然是在思考如何教,如何教会?比如今天看见的、之后会被挪到初中的方程,一道题两个等量关系,一共128,甲是乙的3倍,老师用第一个等量关系来列式,第二个等量关系来是个未知数,然后集中讲解解方程,4X=128,因为X是乘数,所以用积除以另一个乘数。
老师一点没有教错,但确实是只讲了一点。这道题,方程列法会根据对等量关系的不同选择,列出不同的方程;解法是不是也需要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呢?而解题方法除了方程是不是还可以用算数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