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因为孩子破坏公物的事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上手就打、抬脚就踢,嘴里还不停地重复一句话:“你气死我了。”他的潜在的语言是说:“责任不在我,你看我都打骂他了,我是好的,是这件事控制了我的情绪。”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类似的还有:夫妻两个吵架,平时娇滴滴的妻子也可能甩出一句:“我就是这样,爱咋咋地。”看到别人读书、锻炼很是羡慕,却经常把“我根本就没有时间。”父母交代的任务或工作没有完成,会很委屈地说:“……我只能这样做。”这些烦恼像个恶魔一般实不停地缠绕着自己,无法摆脱。其实,这时的我们已经掉进了一个“消极被动”语言的坑洞。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详细的解释。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表格:
人有一项非常高级的精神活动,就是可以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这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美国的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说:“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告诉我们:“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观看并感受两组语言的对比,左边的语言是固化的思维模式,“其本质就是推卸责任。”查理芒格经常说的一句话:“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他眼中的问题都像钉子。”既然人类有这么高级的精神活动,我们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面对事情的方式。手里边放一个工具箱,除了锤子外,还有螺丝刀、千斤顶……需要哪个工具就用哪个工具,省时省力质量高。
前段时间城中肆虐的暴风雨对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忆。对于我来说,那简直就是美妙的乐章。我骑着我的大白(电动车)在积水至踝的马路上蜗行,雨柱漫天飞舞,像成千上万支利箭飞速射向我们,势不可挡,威力无穷。躲在雨衣下的我是怎样选择的呢?和狂风暴雨一起舞蹈。鞋子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了;头发贴在鼻子下成胡子了,灌风的雨衣把我们变成了充气娃娃……一路上我和车上的那个小伙伴笑声不断,狂风骤雨是我们快乐的背景音乐。当时,我们一直在说:“真好玩……”,也是这句轻松的语言奠定了我面对这件事情的情绪基调。
撒切尔夫人说:“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多用积极的语言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经常被情绪控制和牵动的人,最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有觉知,然后才有选择的能力。语言是一种工具,它不仅具有沟通的功能,同时也有疗愈的功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先用积极的语言来给自己指引。《具身认知》中说:“有时候找到解决办法的最好方式就是动起来。”用积极地语言来暗示自己也是一种动起来的方式。前段时间,和朋友一起聊天,她就说到她智慧的母亲不管在遇到任何的事情都会跟她说:“没有啥难的。”这位朋友的做事风格便是自信大胆,遇山开山,遇水趟水,生活甜蜜幸福,工作风生水起。
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所以要更加谨慎地使用语言这一工具。
书中给了一个非常好里例子。
曾经有一位学生这样向我请假:“请您准我的假,我必须随网球队到外地比赛。”
我问他:“你是自愿,还是不得不去?”
“我真的不得不去。”
“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他们会把我从校队中开除。”
“你愿意发生这种结果吗?”
“不愿意。”
“换句话说,为了待在校队,你选择请假,可是缺课的后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细想一想 ,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
“您不会开除我吧?”
“那是人为的社会后果,而不能留在网球队,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后果。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失去了学习这堂课的机会。”
“不错,所以你必须权衡后再做出选择。如果换成是我,我知道我也会选择网球巡回比赛,但千万不要说你是被迫这么做的。”
最后这个学生当然还是参加比赛,但却是出于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老师用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具体化,使思考过程或者是潜意识里的选择过程化、清晰化,这样的做法,学生会处在自己能够掌控的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一个委屈无奈的消极被动状态。也就是说,老师用语言把一个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情感体验引导到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这时真正的教育才发生了,因为这是在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