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死后必定长眠,生前何必久睡?
这是我经常拿来和学生开玩笑的一句话,教导学生要勤奋学习。希望他们午后要休息,避免下午第一节课犯困;警告他们不要熬夜,否则老师的话就是催眠曲,这些我都经历过。
说起犯困,我自己有个毛病,看书容易犯困。是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呢?有人为我开脱,说是书没有吸引力。我看未必。
中学时候也是,晚上八点多,冬天只要是坐在床上看书,看一会儿准会瞌睡,当然那是课本。
人到中年,睡眠好像成了奢侈品,经常失眠,也能睡得着,但是容易醒,可以靠书催眠,但是总不能半夜看书吧?
我印象里,那一年报纸杂志为贾平凹的《废都》造势宣传,随之而来的书评是“《废都》可以不看,《白鹿原》不能不看”,激发了我阅读这两本书的兴趣。看这两本书,都没有犯困。
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走马观花地看完《废都》,觉得就像大杂烩,社会上流行的段子,神神叨叨的传说,一个文人和众多女人之间有着暧昧的关系,有对现实的反映,但更多的是“乱性”,印象最深的是“此处省略多少字”,整体感觉不喜欢,但是没困,一口气读完,翻过去很多段落,跳而不读。
后来看《白鹿原》的时候,没有速战速决,而是慢慢地读,慢慢品味。虽然小说以白嘉轩一生娶了那么多女人是他的骄傲作为开篇的噱头,让人略觉得有点轻浮,但是并没有给人“淫乱”的感觉,倒是厚重的让人半天从小说里回不到现实,口齿生香,回味无穷,和跳读《废都》是两个感觉,面前拉开的黄土高原上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族长之争是残酷的,里面的哪个人物形象都是饱满的,白嘉轩和鹿子霖的族长之争,放大了就是国共之争,白孝文和鹿兆鹏的命运轨迹,鹿兆海的死亡后的悲凉,特别是朱先生的卜算也充满了神秘感,他最后的也是最好的土匪学生黑娃的生命历程,同样让人唏嘘不已:这个从小不爱读书的少年,长大参加过革命,后来沦为土匪,又加入国民党,成为骁勇善战的将领,却开始了读书学为人。他暗地里为革命做出很大的贡献,最后起义,但是胜利的果实却被白孝文侵吞,也被白孝文阴谋害死。他的死让白嘉轩急痛失去了一个眼珠,也让我这个读书人流下了眼泪,悲愤难平。
两本书都是反映社会,反映生活的真实和残酷,但是,后一本更耐人咀嚼和回味。看这两本书也没有催眠作用,但是,后一本书的阅读是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是愿意慢慢阅读,到了时间就睡,有计划地去读完。不像第一本感觉没意思,有赶紧翻完,读完不再看第二遍的心理。
最近看和班主任有关的书籍。不读不知道,一读才发现自己的鄙陋。我真是充满兴趣的阅读的呀!文章也写得有事例,有分析,行文流畅,结构清晰,三个小标题,一目了然,分析得严谨、到位,能打开人的思路,给人启发,都是各位老师的佳作。但是,读着读着,我就困了!很快就去和周公约会。
今天呢,更加离谱!昨天睡得不迟,十点多就睡了,一夜也没有醒来,早上七点多醒的,起来做点饭,洗好衣服,出去拿个证书,顺便买点菜。回来就开始苦读。结果没“苦”多久就困啦,一觉睡到十二点二十!
太奢侈的睡眠了!太奢侈的幸福啦!
很快就要开学了,还能那么畅快地睡大觉吗?什么时候,睡眠成了不可多得让人心醉的奢侈了?
看书犯困,在假期里真是幸福的时光,恐怕是我自己的毛病,书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