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正好利用这几天静下心来想想我和“家”的关系,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多此一举嘛,我本身就是家里的一员,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从家排中以前见到的鲜活实例,又觉得非常不可小觑。如有些家庭一到春节就吵架,有些重组家庭即使再找对象还是找前一个性格相似的等等。这几天刚好重读《西藏生死书》及《活出不羁人生》,都提到很多关于心、”我和我的“观点,正好也借着最近碰到的一些人事物,对其产生的情绪/看法,自我内心的起伏及各种念头做个记录,也深度思考下家对于我的意义。从“家”字的拆解上分为“宀”和“豕”,“宀”常表示与房屋、覆盖物有关,象征着屋顶或有遮盖的空间,寓意庇护所、家园或住所。“豕”在古代汉语中指代猪。“家”字的原始含义反映了古代农耕文化中,人们在自家屋内养猪的生活状态。由于猪在当时不仅是重要的生活资源,而且能够饲养家畜也标志着家庭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稳定住所。家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环境;也是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纽带,是家人间情感交流和相互扶持的中心;也代表了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当在外面遇到压力或困难时可以寻求慰藉;此外也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家庭教育、习俗传统、价值观念等。但往更深层次挖掘,会发现“我”是被家庭的层层关系围起来的,和“心”是一脉相承的。
心即我,修“心”就是修“我”。
儒释道经典中都在讲求修心,佛学讲六尘、六根、六识及分别心、执着心及如来藏心;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学中非常完善的讲清楚了其中的原理。修心其实就是一层层剥落的过程,当都剥落完后就可以看到心之本体。当然过程中我们会有分别心、执著心、如来藏心等,要通过出离心、慈悲心及菩提心去化解。真正的修“心”, 即是不断的依转末那识突破我执及执取相,同时要在起心动念处不断的种善的种子。
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我们通过六尘来接触三千大千世界。通过对外部形形色色的事物,如颜色、形状,发出的各种声音、散发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的接触,听到的各种法则、规律等来认识世界。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尘通过六根来接触并体验到。用眼睛来看到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用耳朵倾听各种声音,用鼻子去闻散发的气味,用舌头品尝味道,用身体去感受触碰到感受,并用自己的意识去思考。
六识:与六根相对应,即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虽然我们通过六根接收到了相关的信息,但这些还是要通过六识进行加工。如一个色盲症病人和正常视力的人虽然看到同样的物体,但真正接收到的信息是不同的。要通过六识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前五识会将接收到的信息,再通过意识的加工快速做出各种反应。
末那识:即人的第七识,末那识起我执,使前六识皆成染污。前六识以末那识为根,使前六识坚持所缘境相,为相所缚而不得解脱。人的认识所以产生我执、法执的谬误观点,全在末那识执有我相的原因。
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像大地,有非常强的包容性,所有的起心动念都像种种子一样,被种在了阿赖耶识中,根据气候、环境、土壤等条件,会有时机成熟时生根发芽。
家是最好的修“心”场所
借由上述修心的图例,“我”其实也是被层层包裹起来的。最内核的我,即包含了生生世世先辈们的集体潜意识;同时从出生开始,就又被这一世的原生家庭的潜意识所影响。通过后天教育不断探索外在世界,让自我的意识在不断加强。在做家排时,有太多的例子发现很多人会沿着家族模式在自动化运转,甚至无法逃脱到童年时期的创伤。即使学了很多知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心理学界有句名言讲到”有些人用一生疗愈童年,而有些人用童年疗愈一生。” 可见原生家庭及童年带给自我的潜意识带来的冲击非常大。能不能活出真“我”,也是现实世界不断崩塌,自我的信念价值观一层层剥落的过程。当达到真我即见到了心之体的过程。
家族系统:即心理学上讲的集体潜意识。虽然我们出生在这一世,但世世代代的先辈都把基因一代代传承下来了,这也是带给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很多人会讲这些摸不到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确实是生命的传承是靠DNA基因得以延续的。而细胞和基因中都会有记忆。自己生命中流淌着先辈的血液,自然就继承了非常多的潜意识。这也是家排中为什么很多人会背负家族的使命。
原生家庭:可以对应到心理学上的潜意识。人从这一世开始,在母胎中就会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这也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一直强调的胎教,很大原因就在于此。从小就受到父母习惯的影响,6岁以前人的大脑未发育完全,基本灌输的理念,父母的言语是直接打入到孩子的潜意识中的。很多人都会不断延续父母的习惯,尤其对于后天接受再教育不多的人,基本的行为模式和父母非常相似。
后天教育:可以重塑我们的意识思维。古语常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都是通过后天再教育来重塑自我的信念、价值观等。如果想要跳脱出家族系统或原生家庭带给自我的束缚,就要通过后天的学习、磨炼。后天教育虽然会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但真实的底层结构还是会受到原生家庭等的影响。这就要靠自我的修炼不断的挣脱,重新认知再刷新。
六尘、六根、六识:与上面的图示一脉相承,即我们接触外部的客观世界。包括看待外部世界的人事物,接收各种信息。虽然人的念头有很多,但这些都是通过自我意的加工而形成的观念、情绪及看法。
我即演员,我的即各类角色。修行即能清晰的剥离两者
借由“家” 能非常好的修我,过程中要能区分清楚“我”和“我的”。人在红尘世界,会扮演各种形形色色的角色,如我的身体、我的情绪、我的家庭,我的工作等等,往往也容易被陷入到各种角色中无法自拔,认为某个我的就是全部的我,如我的财富很少,就说明我不行,或我没能力。但财富只是你在这个角色上的一个体现而已。从本质上来看,“我”和“我的”是有明显分隔的,“我”即演员,“我的”即角色。现世生活中,演员只有一个,能扮演各种角色。凡人无法很好的区隔演员和角色。修行的过程即能时时事事做到演员和角色的清晰剥离。
中国传统观念中“家”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概念,不仅代表了个体生活的基本单位,更是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春节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相聚节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场修心的关键时期。或许对70、80后的人,感觉没有儿时的年味了,这些或许是物质极大丰富后人们更追求精神层次、尊重及自我实现方面的价值。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空虚,想要借着节假日回家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回到家后又无法很好的找到,会陷入到原生家庭模式。撰写此文,代表这几天春节中的一些思考,也借着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挖掘,希望能带来一点点启发。期望每个人都能通过春节、清明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找到“心”的归属,同时借场修出“真我”。即能跳脱出原生家庭的一些束缚,又能给未来的生命系统带来不一样的模式转变和体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