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调研报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意识的培养,科学研究种子的植入必须从小开始。从2017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起开始设置了科学课程。比之前的课程设置整整提前了两年。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国家把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可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1、 师资配备不足。
初中,高中都有专职的老师,可是小学大部份学校是没有专职科学老师的。或许个别学校有,可是大部份安排专职教科学课的老师也没有相应的学科教学资格。大部份是从其他学科调剂过来的。有的本来是教语文的,有的本来是教数学的,有的本来是教音乐或美术的。甚至有的学校是把那些临近退休的老师作为福利安排他们来教科学的。这些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根本没法很好地完成科学课的教学任务。也许有的人会说,小学科学知识很简单,根本不用什么高深的学识。可是正如有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没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又怎么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孩子听呢。就学校层面来讲,师资配备本来就紧张,城区学校如果能够安排出体音美的专职老师已经非常不易,怎么也安排不出科学科的专业老师。所以,大部份学校的科学老师只能由数学老师兼任。可是数学为了完成好数学科的教学任务已经筋疲力尽,哪还有心思与能力完成好科学科的教学呢。市区学校尚且如此,何况大其他的乡村小学呢?
2、 科学实验室不够。
要让孩子做实验,首先要有实验的场所。可是大部份学校的实验室只有一间,三四十个座位。可以想见,一个诺大的学校,共用这么一间实验室,怎么安排都是不够用的。所以大部份的分组实验只能在班级里当演示实验来做。
3、 没有专职的实验员。
在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的实验员。正规的实验教学,演示实验要提前3-5天填写,分组实验要提前5-7天填写实验通知单交给实验员,目的就是让实验员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以供授课老师使用。可是实际情况是小学的学校里根本没有专职的实验员,授课老师要上实验课只能自己去找,再加上这些授课老师都是兼任的,他们根本就没心力去准备好这些实验器材。
4、 实验仪器没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这个很好理解,没有了专职的实验员,仪器的添置与报废就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导致仪器设备的添置更新与报废不能及时。以致每次要实验的时候,老师们要找到足够的实验器材往往找不齐。应该报废的器材也没能及时报废。特别是一些易耗品,用完了没能及时添置补充。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开齐上足小学科学实验课,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下几个问题:1、招收专职的,有教学资质的老师。就像配备小学的语数老师那样配备。2、专职的实验员,负责管理实验室与实验器材。3、建立数量足够的实验室,以供学生进行实验。4.定时购买添置更新实验仪器,特别是易耗器材。
总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确实开齐上足小学科学实验课,务必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以配备完善的语数老师的决心来配备科学老师。专人管理,专职教学而后才能谋求更高更远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