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了散点思维,这是我们从出生开始掌握的第一种思维模式。同时,也提到它是思维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它的特点决定了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的缺陷,以及在学习上的低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种思维模式的探讨,即线性思维。前文提到,相比散点思维其具有数量级的效果提升。
什么是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简单说就是将孤立的信息彼此关联、相互连接,像一条线串起来一样。只要找到某一个信息,就能通过关联发现一条串上的所有信息。
接着上次说到的小时候学汉字的例子。用散点思维学汉字会对每个汉字都是一遍一遍的抄写,强行将它们记住。非常辛苦不说,效果还不太好,毅力差一些的孩子可能很快就放弃了,开始潦草应付,最终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该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结果因为在学习上采用的思维模式不对,导致厌学,对他们将来都会有不小的影响。同样,在学习英文的时候,散点思维的孩子记单词,只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非常枯燥低效。
有的孩子很早的具备了线性思维,他们会如何学习汉字呢?首先,他们也会采用散点思维模式记住基础汉字,比如:人、山、水、木、石……等。接着,等老师教了字形结构,比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他们就会发现很多复杂一些的汉字都是由基础汉字构成的,然后就会把一些列相关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举个例子:学习了贝这个基础汉字,知道贝在古代是用来交易的货币,就去找很多“贝”部首相关的汉字放在一起,像贡、贾、贿、赂、费、货、贵、贷、贸、财、购、贩等,然后问老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发现它们果然都跟钱有一定关系,就放在一块记忆。这样不仅能高效的记住汉字,还能了解到跟商业和钱相关的很多知识。在后期学习英文的时候,这类孩子也会注重去了解词根、词缀,将相关的单词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再进行理解、记忆、学习。
线性思维的两类方法及应用
线性思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关联线性和逻辑线性。关联线性就是通过类比法将事物之间关联起来,而逻辑线性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
类比法
在线性思维模式里,类比法是最基础的认知思维和推测的方法。其本意是对未知或不确定的对象与已知的对象进行归类比较,进而对未知或不确定对象提出猜测。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相似性将某一信息与另外的信息关联起来。分类学就是由类比法演化而来。
前面提到的学习汉字和英文单词的例子,就是采用类比法。学汉字的时候遇到很多有相同部首的字,用类比法将它们关联在一起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记英文单词时将相同词根、词缀的词归到一类记忆。
因关联方式的不同,类比法可以分为多种类比方式,包括:整体类比、部分类比、表象类比、本质类比、属性类比、功能类比等。每一种类比方式都可以独立产生相应的关联线性。例如:石墨经常能被拿来跟金刚石放在一起讨论,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本质都是6个碳原子组成的,这是本质类比,通过这种类比方式将石墨跟金刚石形成了线性关联。
演绎法
演绎法就是由已知推导出未知,由一般推导出特殊的思维方法。可以解释为通过现有信息推导出某个特定的新信息,两种信息之间产生了逻辑关联。最经典的例子是苏格拉底的“三段论”: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大前提、小前提是已知信息,结论就是推导出的信息;只要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通过演绎法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逻辑关联在一起,只要看到结论,我们也一定会想到其背后必然有前提存在。
演绎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制定计划、做决策背后一定有隐含的前提假设。同样,很多计划、决策最后执行不下去,大多数原因都是前提假设不正确或者考虑不全面,在做复盘的时候,就不能只盯着结果看,也不是去对执行过程进行抱怨,更重要的是对隐含假设的反思。
演绎法除了经典的三段论外,还有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关系推理等几种形式。但其本质都是将推导出的新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逻辑线性关联。
归纳法
归纳法与演绎法刚好相反,它是从结果推导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其从反复发生的事物中找出规律,建立连接。可以解释为由某些特定的信息,推导出更普适、广泛的信息,进而让一系列信息产生逻辑关联。例如:由香蕉、苹果、橘子、菠萝、桃子……,推导出水果这一普适的抽象的概念。其实本来没有“水果”这一实物,但通过这一抽象的概念就可以将香蕉、苹果、橘子、菠萝、桃子等全部关联了起来。
现实生活中大家也经常用到归纳法,甚至达到了“滥用”的地步。比如:看到个别人炒股赚钱了,就归纳推导出炒股能赚钱,结果自己入场成了“韭菜”;看到不少人当老板挺风光,就觉得做老板肯定都比打工要好得多,接着去创业,最后栽了跟头。这些人对归纳法仅仅是一知半解,归纳法有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之分,而不完全归纳法又分为简单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那些看到别人炒股、创业就归纳出这事靠谱的人,仅仅是用了简单归纳推理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却是最不可靠的一种。
简单总结,线性思维相比散点思维是一种更高效的处理信息的思维模式,能将信息通过关联和逻辑的方式串成串,通过一个信息就可以关联或推导出很多相关信息,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非常有效。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对线性思维,特别是逻辑线性进行很好的学习和梳理,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无效关联的问题,从而导致诸多错误的决策和判断。由此也可以看出,思维的认知程度对生活来讲有多么重要。
下节课重点探讨结构化思维,它是在线性思维的基础上演化形成,但对我们学习和处理问题效率方面又升了一个数量级,掌握线性思维能提高我们思考的深度,而结构化思维还可以提升我们思考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