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我心情十分复杂,为什么呢?因为成功率真的很低,除去保研的同学,以及考本校的同学,真正考上目标院校的仅仅只有四个,其他都被调剂了。这四个也仅仅只有一个985.
虽然我早有预期,但当事实来临时我还是有些吃惊。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成了分母。作为一个末流的211,与之竞争的是近100个名校学生,有时候努力也并不能弥补这巨大的差距。也许,网上有各种逆袭,但我想这是幸存者偏差,更多的失败者并没有发声。
那么是否就从此放弃名校梦,去更为容易的学校?借用知乎上某答主的回答是,如果名校是你真正的梦想,那么无论他的报录比有多高,专业竞争有多大,题有多难,你也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事,未来的平台与发展,是你今日之奋斗换来的。虽然努力并不一定能让你成功,但是不努力是一定不能成功的——除非你家里有矿。
而我,显然不是一个想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人。考虑到自己的实力,我当然是想走小路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而不是只盯着名校的头衔,被晃的眼睛都看不见路了。听说考研都会经历几个阶段:高度自信——极度否认——踌躇不决——归于平和。不知道我这算不算否认自己?
其实我是这样想的,抛开个人因素,从统计的角度出发,上届的学生质量(也可以说每届)和我们也差不了多少,凭什么我们能成为特殊的那一届?就因为我们足够努力?但我不这么认为。当然,客观的说,历史上重要的发现都是 黑天鹅——也就是极低概率发生。所以说,只要足够努力,再加上运气还是有可能成为那只黑天鹅的——毕竟总有人成为黑天鹅,谁也不能保证不会落在你头上。
老友记终于被我磨完了,十季的内容竟然如此之快,转眼间他们都结婚了。我也度过了一年的时间。心里有点唏嘘,有点遗憾,有点回味。真的羡慕他们的友情,太纯了。不好意思的说,最初看老友记是为了学习英语,刚开始几欲想放弃,但最终坚持下来了,也融入到他们中间了。就感觉他们是我多年的朋友一般,他们陪我开怀大笑,陪我伤心难过,陪我深夜赶工。如今得和你们说再见了,我的朋友,也许过几年我们还会相遇。
这学期的课终于快要完了,但是在复习时,会莫名其妙的想上课,因为此时,觉得上课是一件无比轻松的事。
其实,大学也已经快要过去了。
最近看到了一篇博客,是写美国的一位小哥,用vim+latex 写出了1700页笔记,速度直跟老师的板书,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我捣鼓了三天,竟然没有成功,不得不说自己太弱了,还浪费了不少时间,早知道就这些时间学会英语好了。
我得推荐一本书籍,在图书馆借的,5天给看完了,科斯的《变革中国》,让你可以从外国人的眼里看到中国的改革,中国的领导人是什么1样子的。一定能得到不一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