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2016 年 12 月 28 日张小龙在首次《2017 微信公开课PRO版》上阐释“小程序”的由来;那时的他,热泪盈眶。
君不见,2017 年 1 月 9 日 张小龙在第二次《2017 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宣布“小程序”正式上线;那是的他,指点江山。
那一瞬间,有多少开发者、又有多少自媒体、企业因为小程序被“勾兑”出来的前景而想入非非;当然在这里张小龙只是一个引子,在抱小程序“脚底板”的终究只是一波有一波“心怀叵测”的自媒体人,就像微信付费一样。
Pony马化腾只是在 keso 的文章《我为什么现在开始出来卖以及这个公众号还会更新吗?》下面发了条评论“应该等微信公众号付费啊”,于是就引来无数字媒体的高潮。
峰少告诉你:
keso(keso 怎么看) 的确还在更新。
但是这都过了 1 个半月,却依旧没看见微信付费的影子。
至于马化腾,连小日先生《付费阅读:写给马化腾的“遗书”》都收到了。
可是微信总部那边却依旧“音讯全无”。
这不,微信在年后用“小额支付”狠狠甩了支付宝一个耳光之后;中间又玩死了“微视”并顺便用 3.5 亿美金投资快手;而且就在于大宝 1:0 打破国足“逢韩不胜”的诅咒之时悄悄上线了“微信指数”。
一瞬间,无视自媒体人又开始口诛笔伐、见风使舵!
接着就在微信指数一步步蚕食、过继小程序的“远大前程”,说它有可能分食 8.89 亿国民社交大数据的宝藏之时;“失恋” 77 天的小程序终于坐立不安了。
2017 年 3 月 27 日,小程序突然一改往日的“系出名门、天生高傲”,不再克制,通过微信官方公众平台 “微信公开课”公布了《小程序 2.0 补丁——新增 6 大功能》:
1、降低门槛,面向个人开发者开放:有开发能力的个人可实名申请注册、开发小程序;
2、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跳转小程序:公众号可以把自己关联的小程序放在自定义菜单中,用户点击可直达小程序;
3、公众号模版消息可打开相关小程序:通过公众号,公众号运营者可以推送关联的小程序页面;
4、与公众号绑定时可发送模板消息:公众号绑定相关小程序时,可选择给粉丝下发通知;
5、兼容线下二维码:如果你是一家商户,不仅可以通过小程序后台生成新的二维码,也可以将线下已经铺设的二维码经过后台配置,让顾客扫描原有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
6、App分享可用小程序打开:APP链接分享到微信,点开就是小程序。
对于《小程序新增六大功能》的解读,峰少在这里就不献丑了,相信大家在新榜、虎嗅、品玩上应该有看到过很多类似文章;而且对于自媒体自身从业人员,峰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对于“小程序”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预判。
在这里峰少不怪你不想对小程序“画蛇添足”,又或者是“盖棺定论”,峰少打算从几个其它的视角来“拆解”小程序。
且不提小程序在上线之初是一副何等“高冷、优越、自律、超然”的样子!
当时只有五种入口可以进入小程序:
1、线下扫码
2、微信搜索
3、公众号关联
4、好友推荐
5、历史记录
这种高度的自我约束,一度被解释为是张小龙的“克制”,而张小龙也称之为“合理性”;他把自己在微信上没有实现“即用即走”的产品理念,转而通过小程序企图“一蹴而就”。
通过微信一战成名,并且封神的张小龙,他的“产品理念”无异于给“除了用户什么都没有”的小程序镀上了一层“金身”;佛光普照之下,也就无怪乎开发者趋之若鹜。
在这里小程序的主张“流量不再重要”,因此未给小程序设置入口的弊端终于出现,而这就直接导致了小程序在被热议后很快就被开发者“抛弃”,满月时甚至有七成开发者欲放弃小程序。
罗振宇 1 月 13 号的声明: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但是不能说;几乎就是在“带头闹事”。
而且,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
微信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应用开发者仅占到9.2%,更有35.2%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意在放弃,另有35.2%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
在用户端方面,64.7%微信小程序用户在体验小程序后,选择回归到原有的手机APP中,继续支持小程序的用户占比仅为11.5%。
而这次“失恋” 77 天之后的小程序,2 个半月才憋出来的大招到底是“回光返照”的垂死挣扎,还是“深思熟虑”的痛改前非,这是个决定了小程序“生存”还是“死亡”的是非游戏?
在经历了一番人走茶凉的现实事故之后,被众星捧月的小程序大概是也感受到了“孤单寂寞冷”,最后还是决定向流量低头,开始谋求“生路”。
本次小程序全新上线的 6 大功能,亮点之一就是几乎全盘否决了“小程序”的张小龙式高冷,降低了操作门槛;转而开始酝酿马化腾式的低暖,面向个人开发者开放平台。
这意味着,今后,每个有能力的个人或者小团队都可以申请做一款属于自己的小程序,在开放的类目范围内,通过开发小程序把自己的“一个想法”变成“一件作品”,并为微信用户所使用。
“整容”之后的小程序对于个人开发者的利好,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们还需要看到小程序已经别有用心的开放了“APP分享”功能,来为自己导流;可以想象微信的流量黑洞“朋友圈”一定是小程序的下一个战场。
而它带来的影响,大致有以下 4 点:
1、个人开发者通过小程序把想法变成作品,对于企业级App生态用一定的影像之外,对于 H5 这种传播载体必然会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用微信的干儿子小程序就能说清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偷渡呢?
2、在小额支付方面对于支付宝的付款码和收钱码也必然可以形成一定的抵御机制;
而且上文中提到的对象是“线下已经铺设的二维码”,是否包括支付宝呢?
3、小程序全方位接入公众号,不仅有了固定流量入口,还可以帮助完善公众号生态;
虽然小程序对于公众号可有可无,但是公众号对于小程序却是不可或缺。
4、或许微信付费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哦!
随时启用与关闭,绝对比微信后台更简单。。。
犹记峰少 1 月 9 日在小程序上线的那天写过《关于微信小程序的前世今生,张小龙你错了》的文章;77 天之后再来看小程序的改版,有几分唏嘘、也有几分感叹。
作为把产品之神张小龙拉下神坛的产品,小程序之名可谓是世人皆知;正因为张小龙个人光环太浓,用户不接受小程序“不火”的事实,太过虚妄;而这一次小程序的改版就只有一种“天神下凡”的使命,怎么让小程序更接地气,才是它的未来。
峰少一直觉得张小龙不去做支付宝的产品经理真是太屈才了。
什么东西是微信有,支付宝却没有的?社交。
什么东西是支付宝有,但微信却做不到的?即用即走啊!
微信做的是什么?
作为用户打开次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APP,微信的生态就是占用用户更多的时间,当然现在是在讲站用户用更多有效时间,比如注意力、比如社交支付。
所以在小程序里说什么“即用即走”,吓坏了开发者不说,他们需要的不就是用户反复使用么?而且说道“即用即走”,用户使用完了还有必要回来么?
尽管小程序的这一次改动确实让某些人激动莫名,毕竟微信里面的每一种功能都是“流量金矿”,但是我还是不准备原谅它,它让微信越来越臃肿了。
如果万一有那么一天,微信真的死了,小程序一定是个分量不轻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