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在高中时期,我格外喜欢剖析日本传统文化的书籍,例如《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无约束的日本》。人类之所以会被划分为不同的民族,究其根本是先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怎样的景色和环境对塑造怎样的民族特性还是会起到一定的辅助甚至是决定作用的,这一点我会在下文加以论述。
从本书的名字去分析就能得出,里面的内容多是具有冲突的。菊花与武士刀代表了对立的意象,花朵美丽而脆弱,刀刃锋利却残忍,用实物去表现大和民族这一人群本质上所存在的对立性,隐晦又贴切。关于为何不选择“樱花”这一意象,本书中也有详解,基于近现代日本的旅游宣传与文化输出都以樱花为主,这就会在其它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心里留下相对刻板且关联的印象,但其实日本并没有法律所规定或者政府所宣布的国花,众所周知日本还存在着皇室,而菊花在日本自早已来就是代表着尊贵与权威的皇室之花。在没有硬性规定的情况下,选择高层喜爱的花卉或许会显得更加谨慎和严谨,并且与在文艺作品中已经“泛滥成灾”的樱花产生差异,或许能挑起读者的兴趣,达到引流的目的,当然后一点只是个人拙见,毕竟知名学者或许不需要这些不必要的手段。
我对日本文化中那种特有的易碎感非常有兴趣,比如“樱花主义”,这将是本文主要的讨论重心,这四个字在我这里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理论或者内容,而是随着时代演变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的跨年代表达。樱花在平安王朝时期就已经被不少文人骚客浓墨重彩地去加以描绘,但是“物哀”这一观念在江户时期才初见苗头,美丽而易逝的事物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感伤与痛苦,生活中的离别和逝去总被日本诗人用飘落的樱花加以代替。日本处于地震带,自然灾害频发,每年的地震、海啸和雪崩等总会带走不少人的生命,懂得告别似乎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天性,绚丽而又花期短暂的樱花是天生用来描绘易逝生命的形容词,对于营造凄惨氛围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或许是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并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伤感之物总是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
顺着时间线延伸到近代,二战日军侵华的事实想必没有人会觉得陌生,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小学在教科书上掺入侵略思想的恶劣行径之外,“樱花”这一概念还被掺杂进军事战略里,并将它一贯被赋予的概念进行扭曲。就喜爱程度而言,樱花在日本国民心中肯定是名列前茅的。二战期间,“樱花”这个名词几乎随处可见,例如自杀式的樱花特别攻击机、以樱花为设计元素的军队徽章。樱花原本所被赋予的凄美、感伤概念被人为地扭曲和更改了,由此为节点变成了蛊惑民心,推动战争的工具,军国主义化是当时樱花所带有的最主要的特征。
到了现代樱花则更多用来形容一个人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那一段日子,多见于体育赛场或是抑郁人群中间。前者是因为人的身体机能或状况最好的时期只有短暂的几年,一旦过了最佳的年龄阶段,便会有运动员选择退役以维持自己在人们心中那完满的形象。后者则是因为觉得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便是自己年轻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避免成年后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或者由于年幼时受到其它成年人的影响而留下心理阴影而产生不想成为大人的想法,有不在少数的人会在成年的前夕选择自杀避免去成为自己所厌恶的存在。以上两种是现阶段我较常见到的关于“樱花主义”的说法。
以上内容与《菊与刀》并无直接关系,但我是因为这本书才产生了关于意象的思考,所以我才打算以此为引子来表述我在了解日本相关社会知识之后产生的思考与浅薄认知。据我了解本书作者并没有去过日本深入具体地了解和考察当地民情,《菊与刀》更适合作为想要刚开始了解日本的人的入门书籍,但作者作为优秀的人类学家对这个民族的大体特征的把握还是清晰和准确的。全书类似于比较型的综述,包括日本与其它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国民个体之间所有的矛盾、旧与新之间转换产生的冲突等。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明或暗中存在的矛盾,日本民族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易逝却激烈的美感才会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