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大学快毕业,写日记总结回顾这四年的学习生涯的收获时,排在第一的便是阅读。在大学没有课的时候,最喜欢的便是泡图书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很多时候都有想把所有书都看完的冲动。
看书这个习惯,要从小学五年级说起。当时的副班主任在班上弄了个图书角,我竞选当了图书保管员。也利用这个“职务之便”,把班上的所有课外书都看完了。其中印象中最深的当属《凡尔纳科幻全集》,比枕头还高的一本小说全集,竟然只用了一个学期便看完。
从那时起,慢慢了解阅读对人思想和眼界的影响。有了楠楠之后,自然而然地,阅读便是其中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习惯。
为什么要阅读?
因为一个人的经历和精力都有限,不能永远“行走在路上”。但通过阅读,可以让你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楠楠三岁,因为我工作原因,中途导致阅读习惯的坚持陆续断了几个月。又通过再次从零开始培养,目前楠楠阅读习惯终于有所稳定。自我总结回顾一下这三年阅读习惯的从无到有。
从零开始:怎样好玩怎么玩
楠楠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买了黑白和彩色闪卡,当做玩具一样陪他玩。六个月能坐了以后,我便把洞洞书、撕不烂的书、圈圈书等边和他玩边读给他听。
那是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日子。每天都很枯燥,但又要“演”的很好玩的吸引他的兴趣,让他来摸一摸,看一看,指一指。
有时候也会觉得又累又无聊,每天都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但孩子能发一个词,对书上内容有反应都会觉得很开心。
好书选择:经典+系统+孩子喜欢的
从一岁左右,楠楠对阅读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兴趣。这离不开前期的铺垫,也和挑选书有很大的关系。记得那时他看过最久的一套书是《不可思议的旅程》,甚至到现在,偶尔都还要翻出来自己看或让我们给他讲。这套没有文字的绘本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孩子的天性,里面大胆的配色和天马行空的情节让人流连忘返。
这段时间,除了家里买书外,我也给他办了张绘本馆的会员,节省钱的同时也更大程度地丰富了他可以看书的资源。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我们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大师的经典作品,比如Eric Carle的Brown bear系列,David Shannon的David系列,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系列,卡梅拉系列等等。这些经过时间洗涤的书籍,更具有代表性,孩子接受度也更高。
经典的书籍多偏向于外国绘本,也多为fiction,对于nonfiction部分和国内传统文化涉及较少,所以在选择绘本时也可广泛阅览,系统选择,让孩子各方面的知识都能涉及到。
孩子们选绘本,肯定需要他来选择。所以一般我们在要读书的时候会先征求他的意见,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当然,如果很想他看某一类的绘本,在询问的时候也会加以引导。
养成好的阅读作息
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一样,我们也坚持每天给楠楠养成一套阅读程序。每天洗漱后,会进房间让他先选自己喜欢的绘本,然后或坐、或趴或躺着,然后就开始了每天的阅读之旅。
遇到出去玩耍不在家住或很晚回家的情况,会在出门的时候选上基本他喜欢的书,在路上或中途他比较感兴趣的时候和他一起阅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稳定的作息,不仅能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也能让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有了好的阅读作息后,只要到那个点或完成到那个流程后,楠楠自己就会顺着往下去阅读,这样也解放了我们,不用每天逼着他看书。把本来是他的事交还给他,让他自己来安排。
前几天看到一段话,觉得写得很美: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书可以;
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书也可以。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身未动”的情况下,通过书籍“心已远”,去了解自己,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