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流中,为什么你的用心良苦的劝说孩子却不买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为什么孩子和他朋友打电话能打很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而和你只是简单的问候之后,便挂了电话?
小敏放学刚到家,一脸不开心,见此妈妈说:“宝贝怎么啦?不开心啊?妈妈陪你说说心里话,告诉我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我会尽力的去理解你”
“哦妈妈,我说了你也不会理解的”
“当然不会啦,你是妈妈的宝贝,快告诉我怎么啦,世界上没有谁能像妈妈这样关心你了,妈妈希望你快乐,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不开心”
“好吧,那我跟你说实话,我就不想上学了”
“什么”妈妈分贝突然提高了,“你不想上学了,为了你能够读重点高中,你看我和你爸做出了多大付出。你竟然不想上学了,你啊,就是不用功,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
小敏沉默地看着妈妈说个不停。
悉不知小敏不想上学,是因为她这段时间英语一直跟不上,她很苦恼。
在沟通交流中,我们总喜欢匆匆忙忙的以好的建议来解决问题的倾向,而不舍得花一些时间的诊断,深入的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中提到,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知彼解己。其意思是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作为父母要想有效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发挥影响力,第一步就要先了解孩子,取得孩子的信赖。
否则尽管你用心良苦的想给孩子忠告或是帮助,也只是隔靴搔痒,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迫感,引起孩子的抗拒和逆反。
那如何赢得孩子的信赖,充实与孩子的情感账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第一要学会感同身受的倾听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自己却疏于倾听。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贴切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感同身受的倾听,它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作出回应。也就是在交流过程中,透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以及内心世界,深入了解对方的感情。
感同身受的倾听,要求我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要做到而到,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要用诚于中形于外的品德来感动别人,而不是喜怒无常,表里不如意的方式去倾听。
第二养成开处方前前先诊断的习惯
在日常交谈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反应“哦,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
家长们总是依赖自身的经验来了解孩子的作为。却还总认为是孩子“不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这样说“我越来越不了解孩子,他也不听我的话啦”
难道要了解一个人不是你听他说,而是他听你说吗?
正确的判断必须以了解为基础,妄下断语只会掩盖真相。
你可以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了解对方。你可以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受到的伤害,也许他们会沉默,但这没有关系,你对他们表达的理解和尊重才是关键。
不要太过心急,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最有用的习惯。
这两天建议,你可以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