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知彼解己
知识点和思考
1-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为什么把知彼解已做为一个习惯,足以说明知彼解己的重要性。
知彼解已说的是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和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的沟通交流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说到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倾听。
2-为什么倾听如此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如果父母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我,我会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换位思考,我是不是对爱人和女儿在这方面做法完全是相反,导致了现在的状态(跟我对着干,冒似不求上进)。
为什么说倾听是这么重要?你与家人相处的时候,你认真倾听,可以避免很多家庭矛盾。比如我的爱人,他前两天说我这个人比较自私,只会自己照顾自己。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马上一团怒火涌上来,结果可想而知。学会倾听后,我可以静下心来问他,你觉得我在哪方面做的很不够,是衣服没有及时洗?还是家里的孩子没有照顾好?可以说说我是在哪些方面自私吗?(其实我在家蛮勤快的)。他说我每天,晚上做完家务以后就自己回房间看书去了,没有理他和孩子。你看,只是他需要我陪陪他和孩子,这是多么一件小的事情,他说我自私,只是为了发泄一下他的情绪罢了。而我的问题就是与他和孩子的交流都少了。只要认真地倾听,感觉解决家庭的矛盾会比较容易。
3- 无效沟通,人在沟通的时候,往往容易以己度人,自以为是。
一家私营企业老总,总和员工强调,要把公司当成自己家一样,要爱护,要拼命,可是我们不能再这个“家”想睡就睡,想拿个什么东西随便拿。
一个庸医,在病人来看病的时候,不问诊不把脉,随手就给病人开一个包治百病的神药。
而事实上,每个人的需求、个性、疾病可能都不一样。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容易出现的几种无效沟通情况是:
极端二元,别人要么对要么错,没有对错都有的情况
追根究底,以沟通之名窥探别人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教育别人
自以为是,别人的动机和行为和自己都一样
3-知彼解己
学会洞察别人的性格和动机。
一个人的行为,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冰山之上,但背后的动机,在冰山之下。
而动机,很多时候是由性格决定的。
如果对性格有兴趣,你可以去深入学习DISC或性格色彩。
4- 沟通技巧
A 学会当知音姐姐
不带任何评判,去倾听和感知对方的感受。
B 表达层级
按照品德、感情、理性来表达。
品德,即可信度,也是情感账户;感情,对他人情绪感同身受的能力,即共情力,理性,组织语言的表达能力。
沟通技巧补充可以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5-在以前的我与几个好朋友在相处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知彼解己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她们有时说与老公之间的矛盾。我一般就会站在她的角度替她们出主意。有时我为了安慰朋友,也会把自己和爱人之间的矛盾,更惨一些的方面讲出来。有时还会批评她们,没有主见,还有时还会说她们的性格不坚强。我知道我自己这样挺对不起朋友的,但是自己真当时也不知道会应该怎么做。
你今天学了知彼解己的方法,我想以后和朋友相处,她们有什么烦恼向我倾诉时,我会安安静静的来听她们说。
6-现在意识到沟通中知彼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在与周围的朋友相处时,如果他们不倾听我的话,我可直接的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什么需要跟他们讲出来,我想这样沟通起来也会更加的方便。
7-我要很好地做到知彼解己前提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一个总的原则,要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还要有能力承担起你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我想这就是七个习惯这本书反复给我们灌输的观点。
8-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听别人倾诉时,道理都明白,但就是忍不住乱出主意。与家人沟通时,脾气来了就会忍不住。
9-书中介绍的正确沟通方法,复述语句,加入解释,渗入个人感觉体会对方心情,了解对方也帮助对方认清自己。不仅仅用在人际交往,商业谈判,工作合作表达等都适用。
当清晰具体表达想法,而且在理解别人思路和担忧前提下表达,可信度会大大增加。写文章,演讲亦如此。
引申阅读刘润老师五商
运用:如何养成知彼解己的习惯呢?
那怎么才能养成“知彼解己”,尤其是有效倾听的习惯呢?
第一,戒掉“自传式回应”。
什么是自传式回应?就是随便一个话头接过来,都能谈自己半小时,或者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事情的有限认知,轻易地给出建议。
比如“我当年也经历过你同样的人生阶段,你应该这样做”,这是“好为人师”型的自传式回应,随时随地做人生导师;比如“你忽略了一些最重要的事实”,这是“价值判断”型的自传式回应,随便下判断、给定论;比如“你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更多的个人利益”,这是“自以为是”型的自传式回应,妄断别人的动机;比如“为什么你一定要成功?成功有意义吗?”,这是“追根究底”型的自传式回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追根问底。
自传式回应,把自己放在沟通的中心,是阻碍自己听,阻碍自己理解别人的病。得戒。
第二,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
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 7%通过语言来进行,38%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55%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有时基于微信的文字沟通是不够的,还要语音;语音沟通也是不够的,还要视频;视频沟通也是不够的,还要见面。
然后,你要训练自己用眼睛看对方的肢体语言。双手交叉,拇指打转,这代表不耐烦;双手抱臂,向后紧靠,这代表抗拒;上身直立,浅浅就坐,这代表紧张。
你还要训练自己用心理解对方的话外之音。他说“哦,原来你是这么认为的”,那基本就代表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他说“嗯,挺有趣”,那基本就代表他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当一个女孩子说“你是个好人”,那基本上就代表,你们就没戏了。
第三,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英文叫Empathic Listening,意思是,把心放到对方身上,先感受到他的快乐、愤怒、痛苦、激动,然后聆听。这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是“知彼解己”的关键。
进入对方的心灵非常难,但还是有方法可寻的。
你可以在听的时候,试着重复他某些话的最后几个字,作为回应:他不接电话……开始下雨了……马上就到期了……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正在进入他的故事;
然后,你可以用你的语言,重复总结他的表达:我猜我听的是……你现在感觉是……我不确定我理解了没有,你是不是在说……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开始理解他了;
再然后,你可以呼应他的情绪:你觉得很痛苦……你很愤怒了……你很担忧……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已经进入他的心,理解他的情绪;
最后,你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对他问题的理解,对他情绪的感受,总结一下。你们此时,就站在一起了。
你会发现,有时你已经不需要提建议了。就算依然需要,你的建议会更有价值。就算和原来一样有价值,他的接受度都会高很多。
当然,你也需要足够的智慧判断,什么时候重复、总结、呼应并不必要。安静的聆听,就已经足够。
小结:认识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就是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寻求被别人理解。理解别人,是重要的态度,聆听别人,是重要的技能。
怎么做呢?第一,戒掉“自传式回应”;第二,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第三,移情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