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后随便说别人一句话,有时候会影响那个人一生的前途;而说话的人造了莫大的恶业仍不自知。当然未来的报应也是不可思议的,这是后患。
一个人要有高度的智慧,有远见,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人没有远见,人生就已经差一截了。
“世事正须高着眼,宦情不厌少低头”。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环境,有头脑、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被现实所困。因为透过现实可以看到未来,透过一点而看到整体。这就是人世间应有的 “见地”——“世事正须高着眼”。
必要的时候你多低一点头也可以,要做文天祥就不必低头了。
做事、做官太讲骨气的话,甚至桀骜不驯,那就不太好了,有时候需要稍稍低头时,不妨稍稍低头,只要不是做坏事,没有关系,自然可以受益。
人确实会变,再刚直不阿的你,融入圈子后,也会尊崇游戏规则和人情世故,放眼整个历史,海瑞那样的又有几个呢?
第一句是“勘破三春景不长”,都是双关语。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用兵一样,取舍之妙,存乎于心。
孔子说:“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孔子也说,古代的狂不过放肆一点,不大受规范;现在的人糟糕了,狂的人则荡,像乱滚的水一样,兴波作浪。古代的矜,比较自满自傲,但有一个好处,因为自己要骄傲,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重,于是比较廉洁自守,人格站得很稳;现在骄傲自矜的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看不惯,有一种愤怒暴戾之气。古代比较笨的老实人,还是很直爽的;现在更糟了,已经没有直爽的老实人,而社会上那些笨人都是假装的笨人,是一种狡诈的伎俩。
假使傲慢变成愤戾之气,到处怨恨,没有一个人、一件事使他满意的,即使他单独自处,也会跟自己过不去的,那就过于愤戾,这很不好。愚、老实没有关系,可不要故作老实,伪装老实,所谓貌似忠厚,心存奸诈,那就大成问题了。这狂、矜、愚三条,有相对的六点,外在是观察别人,内在是反观自己修养的准则,都要注意的。
孟子说,交朋友之道,第一要“不挟长”,不以自己的长处,去看别人的短处。例如,学艺术的人,见人穿件衣服不好看,就烦了;读书的人,觉得不读书的人没有意思;练武功的人,认为文弱书生没有道理。这都是“挟长”,也就是以自己的长处为尺度,去衡量别人,这样就不好。
“不挟长”就是并不因为对方有长处,想去沾一点光。“不挟贵”,也不是因为对方有地位、有钱、有权势才去交这个朋友,企图得什么便宜。
当忍则忍,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欲无求无欲则刚。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下实在没有想进局的意思。祝大家安好。我的梦想更加坚定,每一次的痛哭流涕都是遇到了大贵人,我的第N次进阶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