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假日,被父母朋友惦念最多的,想必就是单身人的婚姻大事了。在过去以集体为单位的价值感逐渐被现在体现个人价值的时代所淹没,无论男女,结婚是很重要,可是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同样重要,过去先成家后立业,而现在更多的人想要先立业再成家,这新旧观念的撞击下催生出所谓的剩男剩女。
在《红楼梦》第55回中探春就说道:“我若是个男的早就出去了,若成了一番事业,那时也自有我的一番道理”。这就是自我价值意识的一种觉醒。
历史轮转,年轻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还依然深得人心,只是现在早已不是那个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能搞定婚姻大事的时代了,而是更强调个人感受,想要得到另一半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注重心灵的契合度和相似的三观。
《红楼梦》中有还有一段是说,林黛玉虽然心倾贾宝玉,但无奈林黛玉的父母接连去世,年龄不断增长,在那个父母之言如圣旨般的古代,纵然和宝玉有木石前盟之说,还是要贾母等做主才可以。
她心里特别伤心,想到以后如果不是宝玉,要想找到宝玉那样真正尊重女孩儿,懂得悲天悯人的人,实属难得。而贾宝玉他所选择的不是仕途经济与他的家族完全背道而驰的人生道路也只有黛玉可以懂得。
在如今交往如此便利的时代,想要找到一个共度余生的人,其实不难,只是注重相同频率心灵的契合程度下,而怎样才算契合又很难量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和喜好,这又很难统一。
但有时候又貌似只要一个点就好。像厌倦了聒噪的环境,看到一个安静坐着看书的女孩,一瞬间就觉得这女生不错啊。喜欢萌萌的人看到一个人长的小巧玲珑,就觉得很可爱。
所以不是不喜欢也不是自己不讨人喜欢,只是相互的频率和自己想要的点不同罢了。
曾经,有个男性朋友说,他已经30岁了,对于结婚忽然感觉到很恐惧,怕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我想,不是真的怕只剩自己单身一人,只是受不了忽如其来的明枪暗箭,莫名的鄙视、不解、怀疑、同情等等目光。
想起一件小事,那是以前同事的女儿结婚,她女婿哭着说“谢谢,能把这么好的女儿交给我,我刚上班,当初也没想这么早就结婚,也很抱歉现在没有能力给她更好的生活。但是,遇见她,我想和她结婚,我这辈子就认定是她了, 以后我会对她好的。”
能一眼就遇见共度余生的人,也真是幸运。
有一天,每个单身不同频率的人,都会遇见一个人,看到她(他),轻声的打个招呼,
嘿,很高兴遇见你。
嘿,你好,我也很高兴你可以接收到我的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