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国&难*财这节,不允许发国&难&财,怎么能让别人跑1000多公里,拿出来积蓄去买那么多发电机。反过来想,其实这也就对人的道德提出了要求。
竞争的规则这一节。讲了几种分&配标准。一个是按暴&力,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暴&力仍然是常见的分&配规则。第二种分&配规则是智力。比如看文凭,其实就是按智力分配。还有按年龄、按辈分、按社会身份分配,以及按劳动时间,随机和等待时间分配,和最后提到的按需分配和价高者得。
前面几种分配方式,无法选出所谓最公平的一种。但是从社会效率的角度来看,价高者得是最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的。因为前面几种,人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付出的努力,对他人来说没有用处。比如健身以迎合暴力,或者为了按需分配而装穷。但是价高者得这种分配方式,会让人们为了金钱去提供一些别人需要的物质或者服务,从而增加社会总体财富。
37讲:短缺是因为商品的价格受到了抑制,而过剩是因为商品价格受到了人为拔高。常见的农产品过剩就是农产品价格过高,农民卖不出去农产品转而争相去获得政府的支持的现象。价格受到人为干预时,就会出现价格以外的竞争,这种现象就是短缺或者过剩。
38讲:实行价格管&制必然会导致资源耗散(比如房屋租金原来是100,政府规定不得超过60元,剩下的40元就耗散了),而由于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生物,所以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价格&管&制(比如把民用房推倒改成商用房),这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竞争,白白浪费掉的竞争成本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