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人性》读书笔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直认为人是受非理性的本能冲动驱使的,在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弗洛伊德要通过正常人的梦境,寻找精神病的致病因素。阿德勒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正常人身上,探讨生活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他的许多概念,如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探讨的都是正常人的心理,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阿德勒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向权力意志这种天生的内驱力,将人格汇成—个总目标,力图做—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因此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

但是,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的结果却有两重性。它既可以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结”,使人变得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起来。

《洞察人性》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经典之作。阿德勒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不要轻言善恶。一个人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原因和人生目标的影响,而个体的行为模式要追溯到他在童年早期形成的性格特征。

《洞察人性》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研究”两大部分,细致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大量案例对人性进行剖析,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获得更成熟的心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阿德勒认为,个体心理学能够让我们对人的本质真正有所了解。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精神结构和成长过程,我们不仅能了解他的过去,还能够推测其未来。我们必须将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必须满怀同情地对待误入歧途的人。我们比他们自己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能够洞悉错误产生的真正源头,从而改变现状。

阿德勒在前言中的第一句,引用了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话:“人的命运在于他的灵魂。”

第一个重大发现是:决定一个人精神生活结构的基本要素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基本成型。这个发现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可以将一个人已知的童年经验、印象、观点与其长大后的心理现象加以结合,建构出一套明确、连续的心理发展模式。我们将童年的经验、观点与成年后的经验、观点做比较,得出:精神状态会有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且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些表现形式是整体人格的一部分。

一个人童年时期的潜在目标与其成年以后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即人的精神活动不会产生本质的变化。人类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言谈举止)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其基本意图和行为动机,以及将精神活动引向最终目标的一切,从童年到成年都没有改变。即便长大成人后面临不同的环境,能够改变儿时行为模式的人仍是少数。

阿德勒给我们提出警示,学习人性科学一定要谦虚谨慎,切忌冒冒失失地到处宣扬自己的研究成果。1将研究他人心灵时所发现的事实粗率且不加修饰地直接当着对方的面说出口,一定会引来反感并遭一顿白眼。2误把人性研究的基础知识当作亘古不变的定律,用堂而皇之的大道理来启发那些对人性所知不多的人,是非常不妥的。3所有研究人类心灵的专家最好三思而后行,在开导一个人时得出的初步结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硬套在他人身上,否则只会带来伤害,也会扼杀这门仍在发展中的学科。4在面对片面信息时,切勿妄下结论,务必基于全局看待事物。同样的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即使有两个人经历相同的事,他们也不一定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阿德勒指出,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经验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人们不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而只想曲解个人经验,直到让经验完全符合自己的行为模式。要人们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实在太难了!或者只在事情的表面下功夫,误以为改变事情的表象,就算大功告成。事实证明,只要行为的基本动机没有修正,任何改变都是枉然。只要一个人能不断探索自己的心灵,保持内省,并不断反思自己生活的目的,那么随着他经历越来越多不同的事情,他的观念就会发生根本变化。

卷一 人的行为

第一章  人的精神

1.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精神生活的发展离不开运动,且精神所能成就的一切发展和进步都取决于生命体的自由运动。这种自由运动能刺激精神生活,推动精神生活不断发展,并要求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强度。

2.精神器官的功能

有生命的机体通过可攻可守的精神器官,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精神生活是一种既积极进取又寻求安全的复杂举动,最终是为了保证自身能持久地存活,并确保自己安全而获得发展。必须指出,人的精神生活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

3.精神生活的目的

精神生活最显著的一个倾向就是,它的所有活动都指向一个目标。因为人要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并对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适应环境是人类的肉体和心灵必然要满足的一个基本需求。人虽然都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总是变化无常的。人的任何心理倾向都会在某种外在力量的驱使下不由自主地追求这一目标,就好像有一条无形的自然法则在支配他、指引他。

假如一个人抗拒一切社会关系或拒绝适应现实生活,那么对他来说,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便不再有效,也无法约束他,取而代之的是由他的新目标所决定的新法则。

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方式与其儿时的生活方式是一脉相承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指向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取决于他儿时的成长环境给他留下的影响和印象。1为了适应生活,儿童会为自己树立一个理想,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2儿童的心态与其看待问题的方式密切相关。有些儿童天生乐观,长大后便会形成自信的性格,相信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这类儿童能发展出许多良好的品质,比如勇敢、豁达、坦诚、有责任感、勤奋等。而悲观的儿童对自己是否能解决问题没有信心,在其身上是懦弱胆怯、沉默内向、疑惑怀疑,以及所有那些弱者用来为自己辩护时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属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宇宙的自然属性,在此因素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发生变化;二是固定不变的制度或习俗,如社会或国家的政治传统等,倘若弄不清楚这些社会关系,我们便无法了解一个人的精神活动。

1.绝对真理

各种各样的问题决定了人的精神的活动轨迹。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生活的规律密切相关。我们把社会生活的规律看作世界上的一个绝对真理,并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解决由于人类能力不足及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便能一步步地接近这个绝对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人们赖以为生的东西)决定着“理想的、符合逻辑的上层建筑”(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个体心理学”发现,迫于某种经济状况,一个人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做出一些缺乏远见的错误反应;而在试图摆脱这种经济状况的过程中,他很可能会越陷越深,让局面变得越发不可收拾。在我们努力探索社会生活的规律时,必然会遇到无数个这样的错误。

2.社会生活的必要性

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条基本法则:凡是个体成员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物种,必然会通过群居的方式获取新的力量,从而保护自己。人只有在特别有利的环境中才能生存下去,因为人类有群居的本能,才发展出强大的心灵来抵御严酷的环境,而心灵本质上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最佳保障!

3.安全与适应

社会生活的另一个基础在于人类可以使用语言,语言就是为了人们适应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在人类心灵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是逻辑思维的前提,只有借助语言,我们才能建立概念并理解价值观之间的差异;而概念的形成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它必然会涉及整个人类社会。语言具备普遍适用性,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才会为他人所理解。思维和概念像理性、知性、逻辑、伦理与审美一样,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并充当纽带,将社会成员联结起来。

4.社会感

社会生活的种种需求塑造了人类的心灵,指引着心灵的一切活动。某种性格是好是坏,只能从社会的角度来判定。一个人的性格与其在科学、政治或艺术领域的所有成就一样,只有在证明其具有普遍意义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就是看他具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人们一般会用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形象去衡量他。这个理想化的形象需要满足一些要求,他要能够以对全社会有利的方式来克服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并将自己的社会感发挥到一定的高度。

本书中的“社会感”隐含了人类团结的意思,指在宇宙中人与人的相互联系。不管本书中的“社会感”在何种语境下使用,读者都要时刻记住这个词还隐含着“人类社会中的伙伴情谊”的意思。——原注

第三章  儿童与社会

1.婴儿所处的环境

儿童在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从而感到沮丧甚至痛苦万分。儿童在面临这种种境遇时,他们的心灵也渐渐形成了。心灵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以最低的消耗赢得最大的满足。支配他人、掌控自己所处的环境便会成为他的主要人生目标。儿童会采取的行为倾向有两种:一种是模仿身边大人的行为和方式;另一种是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弱小从而得到照顾有加。每种行为都有其意义,要结合环境去判断。而这两种方式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倾向和性格类型。

一个人的性格在出生后的几年内就已经逐渐形成。只要追溯一个孩子的幼年时期,看他那时有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和举止,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种性格类型。

孩子都是有可塑性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会努力弥补自身的弱点。正是由于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人们才会努力激发自己身上的各种天赋和潜能。

处于不友好的环境下,一个孩子往往会觉得周围世界对自己充满敌意,主要在于他的思想和洞察力尚未成熟。假如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没能帮他纠正这种错误认知,那他的心灵就会依循这样的印象快速发展,进而真的认为周围世界对自己充满威胁。一旦他在人生中遇到艰难险阻,这种植根在心中的对世界的敌意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在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儿童身上,这一表现尤为明显。

2.困难的影响

如果儿童在心灵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其社会感的发展往往也会受阻或变形。有些困难可能是由儿童所处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如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环境中的不正常关系;有些困难则是儿童自身的问题,如身体器官方面的缺陷。

温情泛滥的教育跟毫无温情的教育一样有害。被溺爱的孩子,和无人疼爱的孩子一样遇到许多困难。从小就一直受宠的孩子,对温情的渴望会强烈到没有边界的地步。

3.人的社会属性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个人从外部世界得到的印象将会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强烈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其对待人生的态度就会确定下来,并表现出意义明确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随着他的成长会越来越明晰,并且不大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成长过程中,儿童的精神活动会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感是与生俱来的,引领着儿童努力向成年人靠拢,最早表现为对温情的追求。

社会感根植于每个儿童的心灵深处。在某些情况下,社会感可能会发生变化,产生歪曲或受到限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社会感可能会扩大拓宽,不仅是扩展到家庭成员,还会扩展到整个家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甚至扩展到整个宇宙。总之,人天生具有社会属性。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1.世界的构成

为了适应环境,人类的心理机制具备从外部世界汲取影响的能力,会根据对周围环境的理解,遵循人幼年时期就逐渐形成的某种理想化的行为模式,追求某个明确的目标,目的是对抗自卑感。人只有在心灵有了目标之后才会产生精神活动,才会有应付变化和自由行动的能力。

从开始蹒跚学步,婴儿要经历多种多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可能增强他对未来的信心,也可能给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对儿童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会从各个方面影响他们对自己所处世界的整体印象。比如,曾经有过运动障碍的儿童可能会憧憬剧烈而快速的运动。只要我们问一个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或者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就很容易发现这种憧憬,如渴望成为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等。这充分表明了他想克服那些妨碍自己自由行动的障碍,他的人生目标就是用完美的自由行动彻底扫除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受挫感。那些发育迟缓或体弱多病的儿童的内心深处常常存在这些感觉。

当儿童试图拓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时,他们会调动身体的所有器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感觉器官,可以说感觉器官决定了儿童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人的世界观是通过感觉器官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眼睛,因为我们用眼睛来观察世界,只要我们睁开双眼,我们的注意力便不由自主地为眼前的一切所吸引。视觉印象一般比较深刻持久,视觉印象会成为我们人生经验的主要来源。有些儿童视觉能力发展得比较好,那么他们的感知必然带有显著的视觉特征。一般说来,大多数人的思维可能都属于视觉型,但也有些人主要通过听觉来让自己感知世界的图景,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可以说是听觉型的。

儿童会运用自己比较敏感的器官获得对外部世界的印象,再根据这些印象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由此可知,要理解一个人,只需要知道这个人主要是用什么器官或器官系统来接触世界的,因为他和外界的所有关联都受到这个器官的影响。如果我们能知道一个人的身体缺陷在他还小的时候对他的世界观造成的影响,我们就能理解这个人的行动和反应意味着什么,也能知道这些影响在他的未来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2.获得感知世界的能力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个终极目标,这个目标不但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行为,还影响着我们会调用心理机能,以及它活动的方式和强度,从而塑造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1)知觉

外部世界的印象和刺激会通过感觉器官传送至大脑,并在大脑中留下一些痕迹。想象和记忆的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痕迹的基础之上的。

知觉与感知者独特的个人品质密切相关。一个人所感知到的东西并非他所看到的一切。即使两个人面对同样的景色,他们的反应也不会完全相同,对看到景色后的感想,他们给出的答案也许截然不同。一个孩子能够从周围环境中感知到的东西,必然会契合他本人早已成型的行为模式。

知觉不一定要与现实完全吻合,毕竟每个人都能重新调整自己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使之符合自己的生活模式。一个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就在于他感知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去感知。总之,知觉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还是一种精神功能。

(2)记忆

人为什么记住了某些事而忘记了另一些事?是因为这些事情对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而言至关重要,能够推动某种潜在的重要运动。反之,假如一件事情对完成计划没有任何影响,那我们肯定不会记住。可见,记忆带有目的性,每段记忆都受那个引导整体人格的目标所支配。心灵是按照行动的目标和意图来开展各种活动的。心灵扮演着调节器的角色,将来自外部环境的种种刺激和信息收集起来并加以整理。只要记忆一直保留在脑海中,有助于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就不再只是单纯的记忆,而是会成为一种态度或情感基调,甚至会成为一种哲学观点。

(3)想象

幻想和想象的内容能够非常清晰地体现一个人的独特性。此处的想象是指引发感知的对象不在场时,我们所产生的知觉再现。想象是复制出来的知觉,想象的产物不仅仅是知觉的再现(知觉本身就是心灵创造出来的产物),也是一种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的全新而独特的产物,就如同知觉的产生是建立在身体感觉的基础上一样。

3.幻想

幻想在焦点的清晰度上远胜于一般的想象。幻想出来的图景有着极为鲜明的轮廓,它不但具备想象的价值,还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仿佛不在眼前的刺激物就在现场一样。当幻想就像一个真实的刺激物一样出现时,就是“幻觉”。

幻觉产生的条件与幻想式的白日梦形成的条件没有什么区别。每个幻觉都是灵魂的艺术创作,都脱胎于幻想者的某个目标和意图。人在精神压力太大,害怕目标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便容易产生幻觉。

强化想象力,并且消除高级神经中枢的判别功能,就很容易引发幻觉。在不得已或危险的情况下,例如在自身的力量受到威胁时,人们就会努力通过幻觉来排遣不安的情绪并克服自己的软弱感。

幻想和白日梦也是心灵创造性活动的一部分。构成幻想的重要因素是预见和预判。这也是所有生物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幻想与人的运动能力密切相关,而且它实际上就是一种预见的方法。

儿童和成年人的幻想,有时又被称作“白日梦”,总是与未来有关,其目标是以虚构的方式建起“空中楼阁”,然后当作现实活动的模板。有关儿童幻想方面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对权力的追求在儿童的幻想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儿童的白日梦中总是充斥着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幻想大部分都是以“我长大以后”之类的话语来作为开场白。有许多成年人在生活中表现得像是没长大似的,那么对权力的追求也无疑会成为他们人生的重心。

个体不会一直只追求平庸的目标,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始终需要人们不断地做出自我评价,这会激起人们追求优越并在竞争中获胜的强烈愿望。有时候人们也可能滥用幻想,将之作为谴责现实的工具。在此情形下,幻想就会变成一种对权力的陶醉,个体可以凭借虚幻想象,使自己超脱于平庸生活之上。

跟追求权力一样,社会感也在幻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儿童的幻想中,对权力的追求一般表现为在社会性事务中展示自己的力量。这一特征在某些幻想中表现得非常清楚,比如幻想自己是救世主、行侠仗义的骑士、征服邪恶势力或打败恶魔的英雄等。

4.关于梦

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心理学家曾指出,从一个人的梦境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他的性格。

和做白日梦一样,人在睡梦中所关注的也是规划、设计未来生活,并将未来生活导向一个安全的目标。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白日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而睡梦则难得有人能解释清楚。我们姑且可以这样说,对于试图克服困难并保住自己未来地位的个体,他对权力的追求会在他的睡梦中得到体现。既然如此,睡梦当然就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的心灵。

5.共情

心灵不但能感知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事物,还能预测将要发生的事。预知能力是共情存在的前提条件。

共情会出现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假如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无法设身处地认同对方,那就不可能理解对方。当一个人注意到另一个人身处险境时,他会产生一股莫名的不安感,这也是共情的一种表现。这种共情可能非常强烈,以至于这个人不由自主地要做出防御动作,尽管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危险。

戏剧是共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剧院里,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把自己想象成演员,在心里暗暗地扮演各种角色。这种在行动和感觉上觉得自己仿佛是别人的认同能力,源自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感。人的社会感有程度差异,人的共情能力也存在程度差异,这甚至在儿童身上就能看到。有些儿童极为喜欢玩具娃娃,就好像这些娃娃是真人似的;而另一些儿童则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感兴趣。

社会感和共情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儿童在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时,只关注那些价值极小或没意义的东西。他们只考虑自己,对他人的喜怒哀乐则毫无兴趣。

6.催眠与暗示

一个人何以能影响另一个人的行为呢?个体心理学认为,这种现象是伴随着精神生活而产生的一种表现。人与人之间必然能相互影响,在某些情形中尤为突出,比如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即是如此。在社会感的影响下,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愿意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接受影响的自愿程度取决于施加影响者对受影响者权利的考虑程度。要想最大程度地影响某一个人,就必须使他感觉到自己的权利有所保障。这是教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教育的方式也许有很多种,但采用上述观点的教育方式一定可以与人最原始的本能相契合,即感觉到自己与他人、与宇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影响,就会发现最容易受社会影响的是那些通情达理的人,他们的社会感也很少受到歪曲。相反,那些渴望高高在上、渴望支配他人的人却很难接受社会影响。

一个人对权力的渴望越强烈,其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就越低。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注重的仍然是鞭策孩子树立远大抱负,唤醒其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这是因为我们整个文明中都充斥着这种奋争向上的虚妄精神。

一个人无条件服从的结果是,周围一有风吹草动,他就深受影响。想象一下,在短时间内服从任何一个人的所有奇异念头,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催眠术就建立在与此类似的基础上。有些人也许会说自己愿意被催眠,但他们实际上却有可能缺乏对绝对服从的精神准备。还有一种人也许会有意识地抗拒催眠,但内心其实深藏着顺从的天性。对催眠的服从程度绝对不是由催眠者的意志来决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被催眠者的心理态度。只有在一个人甘心服从(不使用自身批判能力)的情况下,催眠者发出的指令才能起作用,其中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是被催眠者的天性和性格。催眠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批判能力在催眠过程中完全处于瘫痪状态(批判能力是心灵最精细的产物)。人是一种非常易于服从的动物,有太多的人已经习惯于不经思索便认可所谓权威,他们宁愿受别人的愚弄蒙骗,宁愿被别人的虚张声势唬住,也不愿意理性地审视一番。任何习惯于理性生活的人、善于自己拿主意的人、会自己判断而不轻信他人的人,都不可能被催眠,也绝不会受通灵术的蛊惑。

外部世界那不可胜数的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人,人绝不会只对一种刺激有感知。一旦感知到某个印象,感知者就会持续不断地受到这个印象的影响。假如印象是以另一个人的要求和恳求形式出现,而这个人的目的又是要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印象称为暗示。暗示是为了改变或强化被暗示者心中已有的观点。

每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程度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有两种人我们必须注意。第一种人过于重视别人的看法,从而轻视自己的观点,也不管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第二种人则把任何刺激或暗示都看作侮辱,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而对这些观点究竟正确与否倒是丝毫不在意。这两种人都有弱点。

第五章  自卑感与追求认可

1.童年早期的情境

每当看到儿童的柔弱与无助,我们就能切实体会到,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伴随着一种深切的自卑感。正是因为这种自卑感,儿童才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和起点。它决定了儿童将以何种方式在生活中获取平静和安全,决定了他们的生存目标,并为其设定了通向这一目标的前进路线。

儿童的可塑性与他们的生理潜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两个因素会破坏儿童的可塑性:一个是被夸大、被强化、未被消除的自卑感;另一个是不但要得到安全、平静和社会平衡,而且力求支配他人,企图凌驾于环境之上的目标。

我们对儿童的要求超出了其力所能及的范围,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孤立无助,并为此而深感羞愧。有些人甚至刻意让儿童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这样往往会使儿童相信自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讨大人的喜欢,要么令大人不快。

轻视儿童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经常对他们说明显的谎言。这样做不但会使儿童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而且还会使他们开始怀疑生活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2.补偿自卑感:追求认可和优越

决定个体生存目标的是自卑感、不足感和不安全感。由于自卑感的影响,想要得到认可的强烈欲望逐渐觉醒。个体的目标就是要追求优越,是要优于自己所处的环境。

追求优越的目标取决于个体社会感的程度和质量。他确定的目标要么可以保证他获得优越感,要么可以提升他的人格,使他的生命显得有意义。这样的目标使他的感觉有了价值,整合协调他的情感,激发他的想象,引导他的创造力,决定他会记住什么以及忘掉什么。由此可见,个体精神活动中的要素——感觉、情绪、情感和想象的价值都是相对的,甚至都不是固定的常量。个体终极的奋斗目标会影响这些要素的变化,其真实想法也被这一目标支配和决定。可以说,所有这些要素都隐含着个体所努力追求的最终目标。

个体心理学创立了一套具有启发性的体系和方法,即将人的行为视为一张合乎个人目标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建立在人体的基本遗传潜能之上,是在追求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的经验表明,个体在为某个目标而奋斗,其基本规律与事实不谋而合,无论这些事实是存在于意识中,还是存在于无意识中。即精神生活有其目的性,不仅是一个哲学上的假设,还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基本事实。

教育之所以能够影响儿童,是因为它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补偿儿童。它能教会儿童生活技能,赋予儿童一种训练有素的理解力,帮助儿童建立对他人的社会感,帮助成长中的儿童摆脱不安全感和自卑感。

儿童在实际生活中所处的劣势,虽然对他们的精神状态而言极其重要,但不是可以用来衡量其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的标准,因为这些感觉主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读它们。我们不能指望儿童在任何处境中都可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毕竟连成年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儿童对自身自卑感的理解会随着成长的步伐不断发生变化,最后这种理解会固定下来,表现为一种明确的自我认识,这就是存在于儿童所有行为中的那个自我评价的“恒量”。儿童会依据这个确定了的标准或者“自我评价恒量”,创造出补偿的手段使自己摆脱自卑感。当儿童的自卑感强烈到害怕永远无法弥补自身的弱点时,危险便会不断出现。在追求补偿的过程中,他们不会只简单地满足于恢复权力,而是会寻求一种过度补偿,追求超额的权力。这正如,当我们身上某个重要器官的能力因受伤而降低到正常状态之下时,这个器官就会出现增生或功能强化的现象。因此,在血液循环不通畅时,心脏似乎会积聚全身的力量,以至于它有可能变大,变得比正常的心脏更有力。

在研究病态的权力追求时,我们发现那些在生活中试图通过超乎寻常的努力来保障自身安全感的人,会更迫不及待,更缺乏耐心,会有更强烈的冲动,也会更少顾及他人。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活动和成就,便会发现整个社会并未从他们的成功中获益,而且这种自私的抱负往往会使他们成为别人生活中的障碍。这些特征中最显著的是骄傲、虚荣以及不惜一切代价征服他人的强烈欲望。一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贬损他人,都可以满足其征服他人的欲望。将一个人与他人分隔开来的“距离”是实现征服愿望的关键所在。这种征服态度会不断地使他触碰人生的阴暗面,使他体验不到任何生命的乐趣,不但令周围的人难以忍受,也令他本人不舒心。

假如我们对人性有敏锐的观察,并且了解生理缺陷的重要性,那么自然就会明白,若非心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什么问题,这种性格特征是不可能形成的。不言而喻,有先天性身体缺陷的人从一出生就会感受到过重的生存压力,他们倾向于用悲观的眼光看待一切人生问题。有些儿童虽然没有太过明显的身体缺陷,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自卑感变得非常强烈,于是产生类似的悲观态度。比如,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家庭教育过于苛刻,就可能导致不幸的后果。儿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会在他们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且妨碍他们与别人的交流。

心灵在正常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便能真正地理解人性;只要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社会感,我们所掌握的这些人性知识不但不会成为害人的工具,反倒可以用来帮助他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身体有缺陷的人,是一个很不错的衡量标准,可以衡量我们的教养,让我们对社会公正有正确的认识,并与社会感的实质融洽相处。

3.人生曲线图与世界观

刚出生的时候,儿童对生活的回应是无意识的,是条件反射式的,但在以后的生活中,其回应方式会针对特定目标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由本能需求决定喜怒哀乐,但以后会获得避开或遏制这些原始欲望的能力。这样的变化一般开始于儿童刚刚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在开始称自己为“我”的时候,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联系,迫使儿童根据自己对幸福和完美的看法,采取不同的态度来调整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我们可以成功地绘制出许多病人的人生曲线图,其形态代表的就是个体从幼儿时期就开始遵循的行为模式,表达了病人对儿时事物的印象及他目前的实际状况之间的联系。儿童在应对人生挑战时会调用他们所有已经形成的潜在心理能力,因此他们在婴儿时期所感受到的特殊压力必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态度,并且从根本上决定他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只有承认个体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是同一行为模式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理解个体的精神生活。人的所有行为都以追求某个目标为基础。懂得人的行为自始至终都受某种条件制约,那我们也就能意识到自己最有可能在哪一点上出现错误。这些错误的源头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会依照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运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和精神资源,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这种生活方式。这是因为我们通常对任何事情都不加以批判检验,只是简单地接受、转化并吸收所有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感知。

(案例:一个行为表现出试图向某个人,父母或丈夫等,证明她再也不能承受任何义务或责任,而应该得到温柔对待和细心呵护的女病人)

第六章 为人生做准备

个体心理学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心理的一切表现都可以理解为为某一特定目标所做的准备。

1.游戏

儿童的生活中有一个重要行为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是如何为将来做准备的,那就是游戏。

儿童对待游戏的态度、所做出的选择以及对游戏的重视程度,都暗示了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是怎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整个人生态度。

不过,为人生做准备并非游戏的全部意义。游戏是一种社会锻炼,能够满足并完善儿童的社会感。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试图占据优势地位的做法不可忽视,充分表明他们在努力追求优越。

为人生做准备、社会感以及对主导权的追求是儿童游戏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每个游戏都至少会包含这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游戏还包含其他要素,比如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展示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儿童或多或少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激发出不同的潜能。有些游戏特别强调儿童的创造潜能,有助于他们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游戏与心灵的关系密不可分。游戏可以说是一种职业,因此在儿童玩游戏时打搅、妨碍他们并不是无关痛痒的事。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会表现出自己长大成人后可能展现的某些性格特点,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游戏视为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2.全神贯注和注意力分散

专注是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人类最显著的一项天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运用感觉器官去探究自身或外界的某个特别的东西时,便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紧张感,类似于蓄势待发或一触即发的感觉。就心灵而言,专注意味着一种态度,意味着我们愿意和某个确定的事实建立特殊联系。

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疲劳或体弱会影响注意力集中。其次,有些人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应该注意的对象与他们的行为模式不相适应,不感兴趣则不想集中注意力;而一旦碰到贴近他们生活方式且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唤醒。此外,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抗拒倾向。

唤醒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世界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就精神层面而言,兴趣比注意力要深刻得多,是注意力的基础。一个人若是注意力不集中,这只能说明他对某个场合不感兴趣并且想摆脱这种场合。虽然外部环境要求他专注于这个场合,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缺乏专心致志的能力。事实上,他可能非常专注,只不过他专注在别的事情上而已。一个人如果缺乏意志力和活力,他的表现会与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类似。

3.过失犯罪与健忘

判断儿童是只为自己着想还是会考虑别人的权利,只要看看他们在游戏中是否常常会有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表现就可以了。是否会不关心他人以及过失犯罪是衡量个体是否具有公共意识和社会感的标准。过失犯罪和缺乏社会感本质上是一回事。

通过给注意力设限,遗忘就会被人为地创造出来,就像我们故意弄丢了什么东西一样。尽管人们确实会对某些东西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有时候会被不愉快的心情抑制,进而导致遗忘。健忘的人一般都不愿意公开表示他们的不满,但从他们的健忘行为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实际上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缺乏兴趣。

4.无意识

尽管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某种程度,但激发注意力的事物并不在意识之中,而我们的兴趣大部分也属于无意识范畴。从广义上讲,无意识也是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人的无意识里,我们可以探索并发现他的内在行为模式;而在他的意识里,折射出来的很可能是和他行为模式相反的东西。比如,一个虚荣的女人往往不觉得自己虚荣,正相反,她只想通过她的表现让别人感到她是多么朴实。

在无意识活动方面,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对自身无意识活动的了解程度高于平均水准,另一类则低于平均水准。第二类人的活动范围一般都比较狭小,而第一类人的活动范围则非常广泛,他们对一切人或事都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一类人过着一种更为自觉的生活,他们以客观而理性的态度对待各种人生问题,不会盲目行事。第二类人则只着眼于人生的一小部分,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往往比较偏激、不理智,而且他们的言谈举止大多是受无意识支配的。这两类人若是生活在一起的话,很难友好相处。

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人之所以不清楚自己的生活能力究竟是强是弱,是因为他不但低估了自身的价值,对自身的缺点也缺乏正确的判断。你如何看待自己或者别人如何看待你,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人类社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因为你的所有愿望、兴趣和行为表现都是由这个态度决定的。

人类自身有一些力量一直在发挥作用,但不为人所知。这些力量全部都隐藏在无意识中,但它们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惨痛的后果。判断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能光看他身上那些有意识的行为和表现,还要注意那些连他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小细节,因为这些无意识的东西恰恰是了解他真实人格的绝佳线索。

让无意识的事件留在无意识中,对人的整体精神来说是更有好处的。人类的心灵能够管理意识,也就是说,能将那些对精神活动而言非常必要的东西保留在意识层面。心灵还会将某些东西保留在无意识中,或者将其彻底变为无意识,以维护人的行为模式。

人类身上一个特点:所有人都愿意抓住并利用一些想法,从而证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合乎情理的;人们一般不愿意接受任何可能阻止自己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观念。换句话说,人们只敢接纳自己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并将之存放在意识之中;而那些会破坏既有行为模式的东西,就会被留在无意识之中。

(案例:一个不肯出门的男孩,认为自己的耳朵太小很丑,牙齿和头发也很丑。事实并非如此,完全是因为他想以此为借口躲开其他人。我们发现这个男孩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因为父亲一直在激励他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才能出人头地。他最大的理想是成为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他的想法是“既然我要献身于科学事业,那么我必须摒除一切不必要的社会关系。”他以丑为借口来达到自己逃避社会的目的。虽然在无意识层面他一门心思地想要扮演英雄式的重要角色,但在意识层面并没有这个目标。如果他真的公然将生命中的一切都押在成为科学名人上面,那最后究竟能不能成功他确实没多大把握。而如果借口说自己长得丑并且不敢与人交往,就显得合理很多。在通常情况下,但凡有谁公开宣称自己想永远做第一当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并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牺牲一切人际关系,那他肯定会沦为大家的笑柄。这是一个我们不敢去设想的情景。生活中有一些想法是绝不能公之于众的,这是为别人好也是为自己好。正因此,这个男孩人生的指导思想就只能潜藏在他的无意识之中。)

5.梦

与歌德同一时代的Lichtenberg曾经说过,与言谈举止相比,从梦境中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本质。这有点言过其实了。我们的观点是,对于精神活动中的某个单一现象,必须以最审慎的态度来分析,并且要和其他现象联系起来解读。在分析某个人的人格时,我们必须从他心灵的其他表现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我们对其梦境所做的解释,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地根据梦境来推断他的人格。

假如一个人对某事特别感兴趣,那么即使在夜里他也会继续苦思冥想如何解决白天所想的问题。因此有些人为此心事重重,夜不能寐;而有些人虽然能酣然入睡,但在睡梦中也没闲着,依然是思前想后。这种在睡眠过程中占据我们思想的事情,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现象,不如说是连接“昨天”和“明天”的一座桥梁。假如我们知道一个人对人生大体持什么样的态度,知道他是如何将“当下”与“未来”联系起来的,那我们差不多也能掌握他梦境的结构特征及意义。换句话说,一个人做什么样的梦是由他的整体人生态度所决定的。

(有数个解梦的案例。另西塞罗讲过一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预言梦,说明只要相信一个人的梦境和他在现实中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就能理解梦为什么会具有预言功能了)

梦和现实的联系终归是事实。梦是个体行动及行为模式的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表现。比喻或象征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可以让我们进入某种我们迫切想进入的情境。如果我们正专注于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我们的内心已经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那我们需要做的就只是寻找一个强大的力量来推动我们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做梦就是实现这个状态的一个极佳选择,因为它在强化某种情感或者创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驱动力方面极其有效。

梦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做梦者的思考路径,所以它才会隐秘地表现出做梦者的行为模式。梦就像是一缕轻烟,可以告诉我们某处在燃烧;有经验的伐木工人不但能观察到烟,而且还能根据烟的状况判断出是哪种树在燃烧。

总而言之,梦不但表明做梦者在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某个人生问题,也表明他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影响做梦者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因素有两个,即社会感和对权力的追求,这两个因素也会在梦中清楚地体现出来。

6.天资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使出一些复杂的利己手段、道德手段或别的什么手段来粉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我们还是可以把某些特定的思维过程以及语言表达作为切入点,进而研究个体的人格特征。当然,这一方法只适用于有限的范围。要想对个体做出正确的评价,我们不能忽略他的思想和话语。

我们所说的天资,指的是一个人在进行各种判断时所表现出的特殊能力。天资是无数研究、分析和测验的对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对儿童和成年人所做的智力测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资测验。

实验心理学家觉得智力测验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但也很清楚这类测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多余的。还有一种质疑,即儿童的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发展是不稳定、不规则的,许多测验成绩不佳的儿童在几年之后可能会突然表现出超常的发展态势和才能。还有就是来自大城市或某些社会圈子的儿童,其生活范围相对而言更为广阔,因有更充分的准备而在测验中会得到相对较高的智商值,但这些结果可能带有欺骗性。并不意味着有钱人的孩子就天资更高,只能说明孩子成长的环境会影响天资的表现。

相反,个体心理学的实验倒是能够经得起更多的考验,因为它的主旨并不是确定某项能力的发展程度,而是为了了解那些潜藏于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这些研究还能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矫正方法。总之,个体心理学有个一以贯之的原则,那就是绝不将儿童的思维判断能力从整体精神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是要和别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分析判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13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69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1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3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2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81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8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1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9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4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