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破家亡山河在
第八节 诛奸臣
公元1126年正月初九日,金军撤走了,赵桓终于松了一口粗气,下诏京师解除戒严,心想,这下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惩处朝中政敌了。
其实早在赵桓即位之初,那是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学生陈东等就上书赵桓道:“造成今日的局面,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六贼结怨天下所造成,愿陛下将他们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赵桓得书大喜,这几位确实不是东西,但先拿谁开刀呢?赵桓头脑里迅速检索一遍,目光停留在王黼的名字上。
王黼做宰相时,可完全不把他这位皇太子放在眼里啊!恰好王黼听说金兵来,也不等命令,收拾家产就跟着赵佶往东逃。赵桓立即下诏,贬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永州。
吴敏、李纲奏请诛杀王黼,正中赵桓下怀,可大宋开国以来,尚没有诛杀大臣的先例啊!
吴敏见赵桓默然,洞悉天子心思,开口说自己有办法,赵桓即口谕吴敏办理。吴敏心神领会,找到王黼仇家、开封府尹聂山(即聂昌),如此这般一番。聂山选派武士,尾随王黼去永州。
正月二十四日,武士在雍丘(河南杞县)南的一家居民家里,将王黼斩杀,民家将首级献给朝廷,朝廷对外宣称,王黼遭遇盗贼被杀!聂山这事办得很圆满。
正月初三日,赵桓下诏,直接赐承宣使李彦死罪,并抄没家产,李彦是宦官,皇帝赐他死罪,可以光明正大,无须遮遮掩掩!
同日,赵桓下诏,放宁远军节度使朱勔回故乡苏州。凡是因为朱勔获得官职者,全部罢免。朱勔以“花石纲”起家,流毒东南各郡二十年。太上皇赵佶南逃,朱勔也仓惶跟随,并力邀赵佶到他的家乡苏州居住,赵佶没有同意而已。
不久赵桓下诏,查抄朱勔财产,发现朱勔的田产高达三十万亩,御史议论不已,朱勔随即禁闭在衡州,后转移到韶州。
正月二十九日,赵桓下诏,贬少保、淮南节度使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使。
梁师成比较特别,因为此前曾极力维护过赵桓的皇太子地位,赵佶南逃时,很多宠幸大臣多跟随赵佶,唯有梁师成自认为护佑赵桓有功,留在京师没走。
梁师成晚年大肆收受贿赂,甚至决定进士考试名单。引起天下公愤。他的心腹宦官李彦,在京东、京西路抢占民田,地方官不敢干涉,有御史向赵佶进言,当时梁师成在赵佶身边,赵佶尚未表态,梁师成就厉声喝斥道:“天子身边的人(指宦官),出身虽然低微,但是也位列诸侯之上,这有什么过错吗?”
吓得那御史不敢再开口。梁师成貌似木讷不善于说话,可是阴险残忍,心狠手辣!
这样的人,赵桓仅贬官处置,当然不能让众人心服。梁师成也意识到了危险,紧跟在赵桓身边,即使赵桓上厕所,也在旁边侍奉。让赵桓不胜其烦,只是不好开口驱逐。
一天,恰好郑望之从金营出使回来,赵桓让梁师成和郑望之到宣和殿取珍珠玉器再去金营。梁师成走后,赵桓让郑望之到中书省告诉宰相们,留住梁师成,之后让开封府吏员送梁师成去彰化军。走到八角镇,吏员将梁师成缢杀,回来汇报说,梁师成得暴病而亡。
二月十八日,贬太师蔡京为秘书监,南京(河南商丘)居住;贬太师、广阳郡王童贯为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贬领枢密院事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二十八日,再贬童贯为昭化军节度副使。
七月十一日,流放蔡京于儋州、蔡攸于雷州、童贯于吉阳军、赵良嗣于柳州。二十一日,朝廷再下诏,蔡京子孙二十三人分别流放全国各地。当天,走到潭州的蔡京死亡,时年八十岁!这个年纪而死,简直可以说是寿终正寝!
二十七日,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张征诛杀童贯,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诛杀赵良嗣,两人将首级送京师,悬挂市朝。
九月初八日,蔡攸及弟蔡翛、朱勔在贬所伏诛。至此,徽宗赵佶一朝的巨宦、佞幸、奸臣,基本被斩杀干净。
赵桓对蔡京、童贯、王黼等人痛下杀手,既是稳固自己皇权的需要,同时也是顺应民心的需要,可谓一箭双雕!
最后简单补充一下高俅的结果。高俅在宋史里没有传记,但《钦宗本纪》里注明了他在公元1126年五月十四日死亡,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开府仪同三司(即使相,元丰改制后称'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
《宋史.李若水传》也记载: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按制度,天子应当为使相挂服举哀。李若水劝谏赵桓道:“高俅以幸臣跻身显位,败坏军政,其罪当诛,如今得以保全首级而亡,实属侥幸,陛下不应该再施以崇礼!”赵桓见了奏疏,于是放弃了。
佐料:聂昌(公元1078年—公元1127年),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公元1109年进士,任相州教授。
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转投蔡京,被王黼中伤,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这也是聂昌为什么憎恶王黼成为仇敌的原因。
钦宗即位,吴敏执政,认为聂昌行事猛厉有助于己,在他闲居时任命他为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在上任途中又任命他为兵部侍郎,升任户部尚书,兼任知开封府。
开封城内有些地痞无赖作乱,白天做强盗,进入民宅抢劫金银财物,离开时,把两三个同党假装捆绑起来,声称捉贼,光天化日之下手持兵器穿街过巷逃离,最后把掠来的财物分光离去。如此三番,开封城内人们不得安宁。
聂昌乘他们再次作乱时,全部擒拿正法,而对一些赌博的人不予过问,有人认为这是官府失职,聂昌道:“姑且随他们的爱好,来减弱他们谋乱,这正是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手段。”
聂昌原名聂山,赵桓认为他此举有汉代周昌的节操,故将他改名为“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