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有名的诗人叫黄庭坚的,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最近这几个月,我的书是越来越读的少了,每每揽镜自照,深恐自己的颜容变得庸俗愚呆;检讨自己的言行,也未免担心流露出粗俗乏味的腔调。哈哈,以上说的都是玩笑话,其实举止容颜之类的,我倒不是太在乎。
我真正担心的,是思维层次的降格。很长时间不看书了,头脑里没有什么输入的东西,天天在庸俗的日常里打混战,自然头脑也不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输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思维层次的停滞不前。时代在快速的向前发展,很多人通过深层次的阅读以及其他各种信息渠道,在思维理念上不断进化,拥有了很多新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头。
思维层次的高低,决定人格局的高下。就比如我前天写的文章中说的:“如果你从80楼往下看,都是美景;从2楼往下看,满地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没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一个人的格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要有一个大格局,首先自己的思维层次要高。就像现在流行说的“更高的站位”,还要有更长远的眼光。那么高层次的思维从何而来呢?除了丰富的实践历练之外,主要还是靠读书了。
读书能够最快的吸取到前人的智慧,是打通思维通道最便捷的方法。我以前是一个非常喜爱读书的人,因此脑袋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也积累了一点稍微“渊博”的知识(这里好像有点王婆卖瓜,自吹自擂)。有时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自觉的一些词语就咕嘟咕嘟的冒了出来,这些都算是以前的知识储备。随着现在写的多了,又没有读书的输入,渐渐的觉得有点江郎才尽,写来写去就是这些东西。写文章还是小事,最可怕的是思维的停止不前,再这样下去,就要被新时代的潮流所抛弃了(有没有这么严重啊?)。
思维层次的高低很重要,他是一个人区分另外一个人最重要的分野之一。哲学上常常讲:为什么你是你,而我是我呢?不就是人思想的不同嘛?法国的天才帕斯卡尔谈起思想的重要性时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因为有了思想,他也就囊括了整个宇宙。”在我的眼里,思想和思维大概也差不了多少。一个思维层次高的人,看问题更长远更透彻,在所有重要的事情上的目标更清晰,也因此为了这个目标,他(她)能够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看上去他(她)就很有魅力。而思维层次低的人是个什么表现,也已经人所共知,在这里就不想多谈了。
思维层次不同的人混在一起,其实对双方来讲,都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为什么网上经常会流传这样的话:“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夏虫不可与之语冰”、“三观不同,千万别勉强在一起,否则会生活得很痛苦”……这些都说明了思维层次的重要性。有思维层次的分野是件好事,他让你明白了这个世界的很多真相,就一个家庭来讲为什么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有夫妻不和、有家庭矛盾;就国与国之间来讲为什么有口诛笔伐、有纷争、有战乱……一切都归之于思维层次和理念的不同,当然你还可以说它是受利益的驱使。
当你接受了思维层次不同这个现实,很大程度上你就与这个世界实现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