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仲夏,小区里草木苍翠,绿树成荫,一眼望去,蓝天下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滴翠凝碧的夏日,若有夏花的点缀,便是锦上添花。小区的西北角,有几株亭亭玉立的蜀葵花此时正开得生机勃勃,从深红、浅红到淡粉,有三种颜色,在万绿丛中显得分外惹人注目。
笔直的茎秆,向上生长着,花儿从下往上层层含苞开放,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释放淡淡的清香,引得蜜蜂嗡嗡在花间采蜜。
蜀葵,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房前屋后、地头路边,就常见这种花,颜色鲜艳似玫瑰,外形俏丽似木槿,深受乡亲们的喜爱。
蜀葵的“蜀”,并非指“蜀”地,而是“大”的意思,蜀葵,大葵也。因其秸秆可达丈许,花朵多为红色,又名“一丈红”。蜀葵在我国栽种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
蜀葵是农历五月开花,正好在端午前后,因此也被称为“端午花”、“端午锦”的美名。此外,它还有步步高、大蜀季、斗蓬花等别名。
炎热的夏日,蜀葵不畏灼热的太阳,追光逐日,向阳绽放,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给人带来喜庆、欢乐的气氛。蜀葵向阳的这一特点,跟向日葵相似。北宋词人韩琦在《蜀葵》中曰:
“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
不如当时眼,其如向日心。“
这首词表达了在炎热夏天,花儿都凋谢之时,蜀葵不入俗流,一心向阳开放,形成一道靓丽的锦绣美景。
南宋诗人王镃在《蜀葵》一诗中写道:“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这是借蜀葵向日,表达忠贞不二、报效君主之意。
蜀葵的另一个特点是不择水土,易栽易活,且生长得枝繁叶茂,花团锦簇,一茬接一茬赶趟儿似的盛开。
蜀葵的根、茎、叶、花、种子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效。
蜀葵花,就像一位淳朴、热情、美丽的农村姑娘,不畏烈日,脚踏实地,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着、收获着。
> 《咏蜀葵》
宋·孔平仲
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持不熏香。
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
> 《蜀葵》
明·陆师道
向日层层折,深红间浅红。
无心驻车马,开落任薰风。
> 《西墅杂记》
明·杨穆
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
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