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小时”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且显著的。如果父母本身是一名科研人员,你可能会拥有逻辑—数学智能。

作为父母,即便你从来没有对孩子明示过什么,孩子也可能会把在学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视为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知道那是你看重的东西。

但如果孩子喜欢的东西恰恰是你不重视的呢?比如一个很喜欢运动的孩子可能会更重视身体动觉,也可能他偏爱自然活动,哪怕是长时间观察一棵小草都会让孩子无比激动。这个时候,不要觉得孩子不重视父母提供的建议,又或者认定孩子会因为探索大自然而荒废了学业,这些判断都太主观,而且经不起考验。

当孩子表现出和你本人不一样的特质时,你所要做的是思考什么样的教养方式能更好地匹配孩子的成长。“先天气质”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同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特质也一样需要家庭提供“良好匹配”,反之,就是“不良匹配”。

要保证孩子的天赋和动机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一个孩子有天赋又努力,那么要实现梦想和目标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天赋和动机并不完全处在一致的水平上。有时候,孩子可能对某件事情非常有激情,但是能力不足;有时候,孩子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有天赋和特长,却没有强大的动力去坚持练习并巩固。

给孩子时间来思考和沉淀,这段特殊的时间,被称为“天才一小时”。它是全球顶尖科技公司Google提出的概念。为了鼓励创新,Google设立“天才一小时”,允许员工以20%的工作时间做一些与工作无关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Google提出这个理念是因为相信每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效率和创造力都会很高。员工如果能体会到这种创意的火花,回到原本的工作岗位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灵感诞生。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着学生在家学习时间的增加,这个理念蔓延到全球教育界,甚至被列入“2021年的十大教育趋势之一”。

孩子同样需要“天才一小时”。给孩子的时间表腾出空格,让他们可以自由填满这段时间。刻意的留白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留白时间是对目前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性调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孩子的时间表永远都是密密麻麻的。孩子没有喘息的空间,大多只能接受父母和老师安排的学习,并没有机会自己做选择。通过设置留白时间,孩子能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学什么、玩什么,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只是休息和放空。

留白时间不包括孩子玩电子游戏或者刷短视频、看电视的时间。设置留白时间是为了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孩子喜欢写作,那么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留白时间里尽情书写,无论是边画边写还是打开脑洞去创作,没有固定的标准,让孩子脱离课内作业的规范去创造自己的文学作品;如果孩子喜欢音乐,那么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留白时间里研究作曲和音乐创意,让孩子去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如果孩子喜欢折纸,那么父母可以在留白时间里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卡纸,并给孩子买一些折纸创意类书籍,让孩子尽情研究纸的奥秘;如果孩子喜欢跳舞,那么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留白时间里尽情享受舞蹈的快乐,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编舞,而不是重复课堂上的练习。

留白时间也是对孩子压力和焦虑的缓解。一个拥有留白时间的孩子会比一个时间表被排得密密麻麻的孩子拥有更多调适心理的机会,更能及时释放自己的压力,找到生活的平衡,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要相信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留白时间里,在自己感兴趣且热爱的事情上,孩子会涂上更缤纷的色彩。孩子只有去拥抱自己的这层色彩,才会慢慢把这种体会转为内在的能力,让自己的综合实力更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